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系列报道第一篇章 “精神寻根”(下) 汉字寻根在商都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11字甲骨(复制品) 本报记者 李焱 摄

本报记者 秦华

汉字赓续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瑰宝。而作为传统文化的根脉、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为我们打开了数千年的商代文明“密码”。

我们今时今日所见之甲骨,大都为晚商文物。鲜为人知的是,郑州作为夏王朝都城、商王朝早期都城,在汉字寻根、起源方面也有诸多惊世发现,为郑州成为“中华汉字寻根之地”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也为揭秘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片甲骨延绵传统文化根脉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历来被称为民族文化的“脊梁骨”。以汉字为架构的母语,不仅仅是祖国的语言,更是“民族之根”。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以其形、音、义记载着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说到汉字,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联想到甲骨文。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流传时间最长的文字,至少从甲骨文开始,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所谓“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12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为人们揭开了尘封3000多年的商王朝的神秘面纱,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演变成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书写了一部灿烂中华文明史,奠定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底气。

世人皆知殷墟甲骨文。然而,我们今日所看到的殷墟成熟的甲骨文不是凭空出现的,学界普遍认为,一定经历过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的酝酿,文字真正的起源仍需借助考古发掘来揭开神秘面纱。随着中国考古新发现不断,跟汉字起源有关的依据也越来越多。

而郑州,这个孕育华夏民族的摇篮,这个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个夏、商王朝的建都之地,也以多个惊世考古发现,在汉字的寻根、起源方面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为郑州成为“中华汉字寻根之地”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下转二版)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