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婧瑜
“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描绘的安阳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提振士气,向我们各行业、各领域发出了奋力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动员令,吹响了谋发展、创佳绩的冲锋号。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我们文广体旅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信心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干劲更加充足。”近日,市文广体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文明就全市文广体旅系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记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并畅谈我市文旅产业如何实现“十四五”开好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2021年,我市文广体旅系统将结合全省、全市文化旅游大会精神,从讲好安阳故事、紧抓重大项目、培塑文旅品牌三个方面全面推进文旅产业大发展。
讲好安阳故事。下一步,我市会继续广泛开展优秀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评选活动,持续扶持政府—高校—社区“321”公共文化共建等特色品牌;着力打造以“安阳文化大舞台”“安阳文化大讲堂”等为代表的安阳精品公共文化活动。突出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黄河优秀文化、甲骨文活化利用等重要题材,创作一批反映安阳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文艺作品。抓好甲骨文活化利用,主要是通过筹划开设宣传专栏、建设甲骨文碑廊、举办甲骨文书法比赛等,让甲骨文活起来、动起来、新起来,推动甲骨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紧抓重大项目。对标全市文化旅游大会明确的安阳文化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格局、发展措施,我市将坚持项目牵引,紧抓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安阳古城保护整治复兴、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等20个标志性重大文旅项目,真正打牢文旅融合的项目基础,把丰富的文旅资源转化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市文体中心主体工程将于今年6月完工,市图书馆也将于今年建成开放。此外,根据省“四比四看”活动部署和要求,我市又谋划“十四五”文化旅游储备项目110个,总投资664亿元,项目涵盖公共基础设施、智慧旅游、文物保护、景区提升、重大文旅产业等,为我市文旅产业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项目储备。
培塑文旅品牌。“今年,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我市规划了几项重点任务,包括景区建设、品牌推介、业态丰富等方面,争取让全市旅游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薛文明说。景区提档升级,推进全市A级景区特别是4A以上景区产品、功能、环境、服务整体提质升级。品牌宣传推介,进一步整合宣传推介资源,开展精准营销、区域营销、全媒体营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我市文化旅游对外影响力。产业延链补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尽快延伸补齐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带动文化旅游相关产业发展。
“全市文广体旅系统有决心、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担负起文旅产业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振兴的责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全市人民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谈起2021年我市文广体旅系统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工作,薛文明介绍。在文化工作方面,我市规划建设100座甲骨文书房,分两年完成,扩展群众阅读空间,打造“书香安阳”,配合全市性建党10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开展系列主题文艺创作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在广电工作方面,积极吸纳全国优秀影视企业入驻安阳,用优秀的影视作品讲好安阳故事、展示安阳形象;在体育工作方面,抓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不断补齐短板、优化布局,打造“15分钟健身圈”,提升全民健身水平;在旅游工作方面,以红旗渠、殷墟等景区为主打品牌,开展“研学旅游”产品线路规划与设计,面向周边省、对接京津冀、辐射港澳台,开展“研学旅游”特色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