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贵伟 通讯员 张燊)“1941年的一天,党组织让她送一封信,她为了把信送到硝河的对岸……”3月22日,在共享书屋内,张菊梅为大家讲述其爱人奶奶的故事。
张菊梅介绍,奶奶叫刘芝妮,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奶奶接到一个重要任务,要把一份党内密件送到指定地点。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奶奶抱着4个月大的儿子以走亲戚为由前去送信,不料半路听到枪响,就把儿子放在沙丘旁的树坑里藏了起来,独自一人前往。完成任务后,等到她回到沙丘处时,发现儿子已经满口黄沙死在了树坑内。刘芝妮被誉为“沙区红嫂”。张菊梅说:“我一定要宣传好奶奶的革命故事,继承她的革命意志,让‘沙区红嫂’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听完刘芝妮的革命故事,现场听众无不为之感动,大家纷纷围绕自己所了解的革命故事展开热烈讨论,一同回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市民尹先生说:“今天到公园散步,看到共享书屋里很热闹,进来一看是有人在讲老一辈的革命故事,我听后心里很是感动。”
共享书屋位于公园内,平时人流量大,前来借阅书籍的群众比较多。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红色能量,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共享书屋的志愿者利用晚饭后人们到公园休闲散步的时间,在共享书屋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党史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共享书屋志愿者赵良杰说:“内黄县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沙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要利用好共享书屋这个平台,发挥共享优势,在设立党史书籍专柜的基础上,邀请革命后代和本地党史专家,在共享书屋给大家讲党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