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新闻 PDF版阅读

强势复苏 体验升级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亮点多多令人振奋

从传统旅游热点重现人山人海场面,到新兴旅游城市异军突起;从“特种兵式旅游”出圈,到“味蕾游”兴起;从文博演艺一票难求,到国风国潮热度不减……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传递出令人振奋的信息。

更多供给、更加惠民,文旅复苏势头强劲——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各地各部门大力助推假日文旅市场加强供给:文化和旅游部启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活动,推出各类文化和旅游公益惠民措施;全国1.28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景区实现“应开尽开”;全国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

得益于此,这个五一假期各地旅游真火:上海外滩游客摩肩接踵、长沙五一商圈凌晨时分车水马龙、西安城墙游采取限流措施……

走得更远、玩得更久,出行和消费创新高——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假日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80.82公里,同比增长81.59%;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5.98公里,同比增长167.16%。跨省游客比例达24.50%,较去年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

选择了更远的风景,意味着更长时间的停留。假日期间,一日游游客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6.0个百分点,停留2天以上的游客占比则提升了9.55个百分点。

人气带来景气。在上海南京西路、南京秦淮河—夫子庙片区、成都春熙路大慈坊等多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均超百万人次。携程数据显示,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七成;国内景区门票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2倍。

“这与此前消费者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的旅游方式相比有了显著差异,代表着旅游消费信心的全面恢复。”第三方研究机构负责人认为,长线出行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一整条产业链的繁荣复苏,诸多产业因此受益。

更有文化、更加休闲,文旅融合升级体验——

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美食品尝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相继推出看展式社交、国风汉服、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活动。这个假期,有烟火气浓郁的烤串,有传统民俗与新潮艺术相结合的时尚,还有音乐、戏曲、舞蹈、书香的雅致。

日行三万步,三天逛三城。“特种兵式旅游”火爆,体现出年轻人全新的旅行方式。

“虽然过程很累,但玩得更多、花得更少,人生需要有这样的青春旅行回忆。”大学生钟尚说,这个假期他游历了天津、南京、上海三地。

大部分游客仍青睐传统热点旅游城市与热门景点。大数据监测显示,北京、杭州、大理、厦门等地热度不减,北京颐和园、杭州西湖、厦门鼓浪屿、大理古城、西安城墙、苏州园林等景区人气居高不下。

“近年来,艺术、科技与旅游的融合,创造了更多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场景。”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