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河洛”邂逅,书写一段传奇

(上接一版)青石地面上,硕大的一张太极图黑白相间,异常醒目,阴阳两鱼首尾纠合,此消彼长。

站在大坝上远望,由于黄河含沙量较大,水色整体偏黄,而伊洛河水清,呈青绿色。河洛交汇处,广阔的水面形成弯弯曲曲的水线,青黄相接,清浊荡漾,如两河相抱,恰似两鱼,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径自向东。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洛水于巩县东径洛汭,北对琅邪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河,清浊异流,皦焉殊别。”云烟渺茫,时空变幻,倏忽千年,但郦道元眼中的河洛交汇处奇观,迄今仍如在眼前。

传说中,伏羲正是据河洛汇流之景画出太极图,而生河洛文明。

相传,远古时期,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登临高岗俯瞰,黄河浊浪与洛水清波回旋交汇,奇景尽入眼底。“河出图,洛出书”,伏羲据此画出八卦,绘出太极。伏羲推演八卦,以总结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之理,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

历史上,河洛交汇之处,古称为洛汭。而据史载,黄帝、尧、舜、禹、汤至周公旦、周成王等曾在洛汭修坛沉璧、祭祀河洛。

黄河水浊浊,伊洛水悠悠。千百年来,河洛汇流始终奔涌激荡,一往无前。中华文明也从这里发端、发展、发扬光大。

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心腹地带。而在河洛汇流不远处,就是河洛文化中心区——双槐树遗址。

双槐树遗址位于巩义黄河南岸2公里伊洛河东4公里,河洛镇双槐树村南的高台地上。2020年5月,双槐树遗址成功发掘。经多位知名考古学家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距今约5300年,是“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这一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也表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