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打造全国重要“数仓、数纽、数港”——数字赋能创造“数字郑州”提速第一篇章 跳动的“数字郑州” (七) “智慧大脑”提升“生态颜值”

本报记者 裴其娟 武建玲

轻击鼠标,企业污染超标排放情况尽在掌握;打开手机APP,水气土环境数据一目了然;登录机动车基础信息库,可监测到超标排放车辆并向车主自动发送短信……近年来,郑州市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力支撑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转型,助力郑州生态环境治理稳步迈向数字化新时代。

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提质增效

围绕“助力污染攻坚、实现一网管控”的总体目标,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努力建设“信息集成、协同治理、精准施策、服务提升”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着力于全面提升环境管控的数字化水平,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质增效。

2020年6月,郑州市智慧环保平台开工建设,短短两个月通过初步验收。该平台的统一信息门户、数据资源平台、污染源监控系统、移动污染源管控系统、污染源档案系统、生态环境应急支撑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为生态环境治理插上了智慧之翼。

统一信息门户分为环境监测、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环境应急、生态环境一张图等五大板块,统一入口、单点登录,对全市生态环境系统3000余用户统一身份认证,根据权限登录相关业务系统。

数据资源平台汇聚局内外各环境治理相关平台数据,归集数据50类,完成数据归集761项、涉及字段18452个,打通接口136个,接入数据70亿余条,实现大数据共享、融合。

生态环境一张图将环境业务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结合,对生态环境业务进行多维分析、一张图展示,准确识别污染问题及污染来源。已接入多类污染源监测监控数据累积4亿余条,其中,共接入空气站点自动站149个,环境空气微站360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82个、自动站35个,功能区噪声35个;污染源点位接入污染源在线企业1067家(涉气、涉水),视频卡口1081个点位,商砼车5217辆,渣土车6422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点位294个。实现了污染防治挂图作战,较好满足了污染防治的实战需要,促进了“监控数字化、决策科学化、作战协同化”能力大幅提升。

(下转二版)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