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扛稳“走在前、挑大梁”重大责任为郑州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访新郑市委书记、市长马宏伟

本报记者 张立

在全省县域经济位居前列的新郑市如何借助此次南方学习考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把战略优势、比较优势、基础支撑等转化为发展成效,在持续领跑中为省会郑州和全省发展多作贡献?新郑市委书记、市长马宏伟说:“我们按照省委‘六个勇’的工作要求,以‘三标’活动为抓手,以近追长沙、远赶昆山为发展标杆。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以打造‘千亿县’为路径,三到五年内,力争实现‘过百超千’,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GDP迈上1000亿元台阶,综合实力持续领跑全省,为郑州、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郑确定了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1.9%,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马宏伟说,要实现以上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必须坚定“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把全力以赴拼经济放在最重位置,聚焦大招商、大项目、大民生、大稳定、大督查“五大任务”,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精神状态,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全力建构厚重提气的“县域板块”,在河南县域现代化新征程中抢先闯出“新郑路径”。

先进地区招商引资的成效令人震撼。马宏伟表示,新郑发展离不开大企业、大项目。2023年是新郑市“招商引资年”,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要充分利用好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机遇,通过大招商、招大商,对内集聚优势主导产业,向上承接产业链布局和产学研协作,形成“拆不散、搬不走”的产业链条。

马宏伟说,产业为基、项目为王。新郑市将以“三个一批”为抓手,拿出更实举措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入推行“拿地即开工”“双承诺制”,强化土地、环境容量、金融等支持保障,推动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