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多位艺术家聚郑研讨 中国画笔墨精神

本报讯(记者 成燕)近日,“对话艺术家——‘轩辕情·中国梦’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艺术家创作谈”活动在郑州美术馆新馆举行,多位艺术家就中国画笔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与问题及此次参展作品的创作体会等进行交流。

本次活动由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郑州嵩山书画院、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

作为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轩辕情·中国梦”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正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展出。该展览共征集海内外中国画作品6000多件,最终195件作品入展。

在该作品展艺术家创作谈活动中,大展组织者、河南省中国画名家、参展作者代表与部分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探讨交流了自己对于中国画创作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因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白金尧白金尧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创作面临着新的危机与挑战,关键在于要有自我改革的勇气。

“我的参展作品叫《古今多少事》,这幅作品在水墨技法方面与传统绘画有一些区别,以后在技法方面还要不断去完善。我们一定要多去现场进行采风写生,比在屋里创作要生动得多。”作为本次展览的参展作者,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高喜军认为,中国画创作要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中国画不是一门纯粹的绘画艺术,它不以描绘物象本身为第一目的,更多的是通过描绘物象的笔墨表达一种社会理念,表现的是人类的聪明、智慧、道德和伦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文利说,写生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尤其是带有主观创作性的写生训练,对创作十分有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写生就是创作的开始,它的意义是深远的、持久的,决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一种机械的、收集素材的事。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