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求他山之石 解科创之困对标对表求经验 以学促干谋发展 ——访市科技局局长魏宁娣

本报记者 李娜

“这是一路示范引领的大调研之行,一场精心组织的找标杆之旅,也必将是一次全力争先的大发展之机。”针对此次考察学习,市科技局局长魏宁娣说。

从对标对表中寻求经验做法。一是在科技资源层次和总量上。苏州拥有江苏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科研平台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4万家,两院院士140多人。二是在开放程度和服务上。宁波实行“揭榜挂帅、全球引才”的开放创新模式。三是在支持力度和标准上。成都探索出“先确权、后转化”的新模式。

“与考察学习的先进城市发展优势相比,郑州存在短板差距。”魏宁娣表示,下一步,全市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开阔科创视野、转变思维路径、创新工作举措,以前瞻三十年的眼光和系统性思维,抓住机遇、勇担使命、对标一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体系完善,推动郑州市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形成新格局。

一是谋划国家创新高地提高站位。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之首的“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发挥市科创委顶层谋划、强力统筹、定向指引作用;推动出台《郑州市科技创新条例》,提供法治保障;从市级层面谋划贯通省、市、区三级的科技工作领导联动协同机制,形成一平台集中、一张网服务的全周期、全流程动态管理体系。

二是建设高能级支撑平台提高标准。加快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在物流、制造、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标杆性应用场景;引导高校院所、创新龙头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建设;力争一批一流大学在郑设立研究院签约挂牌。

三是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提高品质。持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瞄准高端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中优势资源,靶向发力、重点突破,加强科技攻关;优先保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和各类科技奖补政策落实到位。

四是引育顶尖人才团队提高质量。扎实推进“郑州人才计划”,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科技前沿,组织“郑科普·科学大讲堂”系列活动;分领域、分行业举办科技路演活动;提高服务意识,不仅有“投钱”的系统政策,而且有“用情”的个性化措施,切实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