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3月16日前后,九江银行这一“彩礼贷”宣传海报触动各方神经。多家媒体刊文指出,银行公然宣传或推出最高贷款金额达到30万元的产品,是为“高价彩礼”“天价彩礼”站台。综合各方报道,虽然银行客服人员表示,九江银行并未推出“彩礼贷”产品,日后也没有上线的安排,(网传)图片只是宣传部门作的宣传;另有该行客户经理表示,“彩礼贷”实际上就是“快活贷-零花钱”产品,“贷了款,你可以用它买车,也能够用来做彩礼”,但是“彩礼贷”依然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你听我说199406:无论该银行是对舆论的试探,还是通过“软广告”来营销自己的贷款产品,都说明该银行缺乏严肃的态度和移风易俗的意识。 @清宵听雨夜梦归:把彩礼作为噱头来推销消费贷款产品,无疑是对民间陋习的“煽风点火”,同时也有违法治精神,这种带有不正之风的“彩礼贷”必须被紧急叫停! @薍ovo:“彩礼贷”无异于是跟社会文明风尚唱“对台戏”,这种给陋俗推波助澜且冲撞道德和法律边界的做法必然遭到社会抵制。 @短笛无腔007:高价彩礼是社会的顽疾,应该摒弃。九江银行推出的“彩礼贷”,是助纣为虐,必须叫停。 @细数青山望蓬莱:移风易俗一直是我们努力推行的新风气。“彩礼贷”一旦推出,必将把彩礼推得高了又高。这样一来,男方家庭就会不堪重负。我的看法是,“彩礼贷”可以休矣! @老吕飞刀:虽说客户贷款有多种用途,但银行方面公然宣扬“彩礼贷”,错误引导客户,这一行为必须加以遏制,决不能让这种不良风气有所抬头。 @风开季节:说白了,“彩礼贷”就是一种消费贷,花未来的钱,让年轻人承担更多压力。这些钱,始终要还的,凡事要量力而行,靠贷款去结婚,必定给婚后生活造成影响,又从何谈起“稳稳的幸福”? @一更时分:彩礼本就高不可攀,成为年轻人结婚的“阻力”,没想到,如今居然推出“彩礼贷”,是对天价彩礼的一种变相支持。它越受欢迎,越火热,打在监管身上的“耳光”就越响,令人无奈。必须及时叫停这种业务,让结婚回归到量力而行、理性节俭之上! @深海林森景幽幽:此举或许能解决某些家庭一时困境,但多少也有助长彩礼风盛行之嫌,故导向欠妥。既然贷款用途广泛,何必非要冠以彩礼之名呢? @秋泉12:“彩礼贷”是一种人性化的贷款方式,对那些在婚礼筹备上差一点点钱的新人而言,也算是一种“雪中送炭”了。只不过,银行在贷款资质上要严格把关,款一定要放在有偿还能力的家庭上,这样才不会“好心办坏事”,为社会所不容! @南宫卿宇:其实“彩礼贷”本质上就是普通的消费贷,它是该银行推出的一款零花钱产品,所以公众理性看待就好,不必过分解读,更没必要口诛笔伐。 【下期话题】 “摸鱼学” 近期,清华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创立的《摸鱼学导论》走红网络。“摸鱼学”课程创立者发文回应称,创立这门课只为提高学生幸福感,而课程形式还希望与更多人一起探索。目前,已有超1300人选了该课程,达到了线上课程人数的上限。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