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我省出台《实施意见》助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四大旅游公路品牌 行走中原拥抱诗和远方

(上接一版)“太行天路”一号旅游公路——加快推进沿太行山高速焦作至济源段、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等项目建设,打造S230、S231等一批精品线路。到2025年,新改建主线300公里、支线150公里、联络线150公里,加快建成以“太行天路、畅享运动”为主题的“太行天路”一号旅游公路。

“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加快推进栾川至卢氏高速等项目建设,打造G344、S240、丹江环库公路等一批精品线路。到2025年,新改建主线200公里、支线500公里、联络线300公里,加快建成以“生态伏牛、尽享休闲”为主题的“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

“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加快推进沿大别山高速明港至鸡公山段和鸡公山至商城段、阳新高速商城至豫鄂省界段(一期)等项目建设,打造S224、环南湾湖旅游公路等一批精品线路。到2025年,新改建主线400公里、支线300公里、联络线300公里,加快建成以“红色信仰、绿色体验”为主题的“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

拓展旅游服务设施功能

要有美丽的风景,还要有美好的服务——

根据《意见》,我省将持续拓展旅游服务设施功能。

推动“服务区+”发展。依托区域特色,以新建沿大别山高速公路南湾、将军县、汤泉池服务区和已运营的白云山、尧山东服务区等为载体,全力推进具有地方浓厚文化底蕴的主题特色服务区建设,实现服务区与特色农产品、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绿美生态的有机融合,打造一批集休闲、旅游、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区。到2025年,打造旅游特色服务区20个以上。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功能。在景点周边、重要交通节点等位置,积极推进旅游公路沿线公路客运站和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因地制宜设置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宣传中心、游客驿站、观景台等服务设施,为旅客提供集散、如厕、餐饮、加油、充电、购物等服务。到2025年,建成游客驿站100个以上、观景台100个以上。

推进自驾游营地建设。依托景区景点、山水生态区、户外运动区、乡村旅游区、休闲农业区等,推动可进入性良好、知名度高的景区建设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主题突出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支持自驾游营地设计建设汽车租赁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休闲娱乐项目、展示销售区和餐饮住宿、水电补给等配套设施,打造具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的营地服务综合体。到2025年,建成自驾游营地30个以上。

推进绿道系统建设。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方式,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在景区、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等规划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旅游绿道,形成覆盖主要旅游乡镇和景区的绿道系统。到2025年,建成绿道80条以上。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