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泉”力以赴 “玉”见美好 ——访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党总支书记李学建

李学建(右一)与群众一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除路边积土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康文峰 文/图

以前,提起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附近的乡亲们都说:“这里脏乱差,守着金山要饭吃。”2018年,李学建担任支部书记后,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聚人心 从“事不关己”到“党群共建”

上任初期,有些群众对李学建很不服气地说:“我敢打赌,你连仨月都干不了,自己都不干了。”李学建暗暗下劲儿,一定干出个样子!

2021年,新密市启动“头雁南飞助振兴”计划,浙江安吉康山村的治理模式给李学建很多启发。“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让我找到了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省委组织部提出“五星”支部创建,李学建意识到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法宝,怎样让党员站出来、群众动起来,积极参与到“五星”支部创建中又成为他需要思考的问题。

按照新密市“繁星计划”要求,李学建探索“党员联户+重点工作”新机制,制作了400余份“联户连心卡”钥匙扣,从五星家庭、五星党员抓起,由“小星”汇“大星”,最终实现“满天星”,助泉寺村全面开启“美颜滤镜”,步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兴产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富”

助泉寺村是密玉原产地,以前,村里的密玉商户“各自为政”“一家单富”,不良竞争普遍存在,导致密玉在社会上口碑不好,大部分群众对发展密玉没有信心,密玉产业发展不起来。

为此,李学建带领乡亲们开展“密玉发展”大讨论,给群众讲政策、算经济账,让群众认识到助泉寺村要发展,还得靠密玉。

他借鉴安吉模式,通过“项目引领、景区引流、商品引量”的方式,招引赵国安、王冠军等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定期到村指导培训雕刻技艺,吸引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跟“玉”打交道,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产销模式,年销售额3100多万元,人均增收5万元;引进“在山河”露营村、伏羲山滑翔伞基地等“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从靠山吃山“卖石头”到引入技术“做玉器”,最终形成文旅融合“赏美景”的产业升级发展之路,村集体经济实现翻番。

美乡村 从“一枝独秀”到“连片共赢”

一村美不是美,村村美才更美。

借助和美乡村建设的东风,李学建和乡亲们坚持区域联动、抱团发展,打通助泉寺至国公岭的盘山公路,融入伏羲山旅游大环线。通过“导师帮带”,与邻村小寨、南龙结成对子,共同发展,培育小寨村“豆状元”“密鹅”品牌、南龙村“假日采摘”项目,两个村集体经济均突破20万元。

按照新密市“一域一带两区”示范创建规划,与米村镇朱家庵、月寨、范村连点成线,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依托朱家庵“一片花海”,月寨“伏羲山下最美会客厅”,范村古村落康养基地,一条美丽公路串起6个美丽乡村,“六珠溢彩、十里画廊”,实现“串星成链、聚星成片”。

乡村振兴,道阻且长,唯有坚守,方见曙光。

李学建说,他将“泉”力以赴,带领村“两委”,干群齐发力,实现村美人富,产业兴旺,书写出因地制宜谋发展、聚优成势兴产业的生动故事。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