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居中守正声自远

在“天地之中”这片沃土中孕育成长起来的黄帝文化,镌刻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

“老郑州”田培在小学集体春游时和同学们在大禹像、黄河母亲哺育像前的合影早已泛黄,但30多年来,她每次去黄河边,都会下意识想起那个春天,想起老师讲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时代在变,但可歌可泣的英雄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心中扎根。

据考证,“中”字来自甲骨文的“徽旗”,取旗杆上旗带飘舞之形。立天地间,持身以正,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

而位居天地之中的郑州人有着博大的胸怀,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正是中国人中正、中和精神追求的生动体现。

这里的人有着对“中”文化深刻的领悟

一座城市之所以受人倾慕,从浅处说,可以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是令人垂涎不已的各色美食,但从深处讲,必定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色彩,以及历史长河中风姿绰约、魅力独具的杰出人物。

郑州这块热土曾经诞生过许多历史名人,从帝王将相到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再到著名商人、社会名流,从人文始祖黄帝到春秋首霸郑庄公、先秦思想家列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以及唐宋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他们或诞生,或成名立业,或宅居,或安息于郑州的山山水水,其光辉业绩已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成为民族的骄傲、郑州的骄傲。

回望历史,他们身上,无一不刻着“中”文化的烙印。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既讲究以“中”为核心,又兼顾公平、公允,亦即“和”。

(下转二版)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