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走进“天地之中” 触摸文明脉络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活动在郑启动

本报讯(记者 秦华)8月7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活动在郑州启动。当日下午,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中央驻豫媒体和省市主流媒体的记者,现场调研采访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观星台、启母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在这里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触摸文明的脉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围绕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我省组织开展了此次集中采访活动。活动采取行进式采访方式,组织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深入博物馆、考古遗址、文物研究机构考察采访,积极宣传我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河南在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展成效。

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郑州登封“天地之中”概念得到世界确认。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中岳庙、汉三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8处11项历史建筑,涉及砖石结构、木结构、石质文物等众多建筑类型,同时还包括了金石文物、古树名木、壁画、玉器等大量附属文物。

何为“天地之中”?何以为“中”?河南人为何对“中”情有独钟?……带着这些问题,采访团首先来到了观星台。这里,是郑州先民确立“天地之中”和测天量地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地方。

走进观星台,3000多年前的周公测景台矗立眼前。讲解员介绍,正是在这里,周公利用圭表之法“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认定阳城(现登封告成)为“天地之中”,我们的先祖,也是在“天地之中”方圆千里之内,书写了最灿烂的文明序曲,且在此后3000多年的时光里,以“中”为特征的文明对华夏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中州”“中原”“中央”“中土”等说法,也都是由此而来。

如果说随着对观星台的深入了解,采访团成员深深折服于郑州先民的智慧,那么,启母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的考察采访,则让大家的文化自信感油然而生。

“历史学家为之惊喜,文物学家为之骄傲,金石学家为之痴迷,考古学家奉若珍宝”——有人曾这样形容汉三阙。作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最古老的建筑,登封汉三阙指的是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

“汉三阙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典范,更是研究东汉时期建筑史、美术史和社会史的珍贵实物遗存。(下转五版)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