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辉 王红)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在接连遭遇至亲生死离别时,家人们做出了艰难而伟大的抉择:父子二人先后进行器官捐献,8位患者因此重获新生,让生命用另一种形式“延续”。这是记者昨日从河南省红十字会获得的信息。
8月10日,省会郑州,经过精心诊疗,三位分别接受肝脏、肾脏移植的患者相继转危为安,体征逐步好转,而帮助3人迎来生命希望的是同一位器官捐献者——海子。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早在4年前,海子的父亲海大爷就因器官捐献帮助5位患者重获新生。
据介绍,2019年初,海大爷因交通事故重度颅脑损伤,终因病情过重无法苏醒。虽然怀着巨大的悲痛,老人家属仍一致同意,签字确认人体器官捐献。当时,海大爷捐献的肝脏、肾脏和1对眼角膜,共救助了5位器官和组织衰竭患者。
世事无常,2023年夏天,厄运再次降临。7月28日,海大爷的长子海子虽正值壮年,却突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又陷入深度昏迷,自主呼吸消失。此后,经过脑损伤判定专家团队两轮严格判定,海子均处于脑死亡状态。
面对不幸,家属主动联系器官捐献协调员表示,海子是一个特别有爱的人,当年父亲捐献器官时,他特别理解和支持。当时,海子就说过,假如自己有那么一天,也要像父亲一样去救助他人。如今,既然生命不能挽回,那就尊重他的心愿,让他为社会做最后一份贡献!
经过专业评估,海子符合医学捐献标准。8月3日,在河南省红十字会两名协调员的见证下,一家人第二次签字确认器官捐献。海大妈强忍悲痛说:“上一次签字,是为我的丈夫,这一次签字,是为了我的孩子,他爷俩做了同一件好事儿……”
就这样,8月5日,沿着父亲的“足迹”,海子捐献出肝脏和两个肾脏,并于当日成功进行移植,3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生的希望……这一天,海大爷和海子在另一个世界重逢;这一天,他们的生命换另一种形式“延续”。
“海子是河南省人体器官第2677例捐献者。”作为见证者,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贺宁表示,“捐献人体器官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务医学发展、传递人间大爱的高尚事业,每一位捐献者及其家属,都是令人尊敬的英雄!是他们,让爱流转,让生命延续!”
(注:因客观原因,海大爷、海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