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人诗互证” 诗意校园 “诗歌进校园”首场活动举办

本报讯(记者 秦华)作为第七届中国诗歌节“诗歌进校园”活动的首场活动,9月20日晚,“抖音知识大V进校园之诗歌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举办,《诗刊》社主编、一级作家李少君以“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为主题,与高校学生做了分享,让校园里诗意飞扬。

在《诗刊》社的指导下,抖音发起了“知识大V进校园之诗歌进校园”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走进大学校园,与大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让知识走进校园。

李少君19岁参与创立“珞珈诗派”,后又创办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掌舵《天涯》杂志10年。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创作的多部散文、随笔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大学语文等多种选本,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传播,同时,他还主编了《21世纪诗歌精选》《十年诗选:2000—2010》等多部诗歌选集。

在李少君看来,“人诗互证”可以说是诗歌的源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说的就是诗歌要呈现自我,表现主体的情感和精神。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抒情咏怀言志,情动于中形之于言,都是立足于自我主体的诗歌表达。

李少君在现场还提出了一种诗歌观:“诗歌是一种心学,诗歌是一种情学,最终指向意义、精神。诗歌最终要向上超越,确立美学形象,建构一个现实意义世界,为当代人提供价值和精神安慰。”

现场,李少君还向同学们分享了如何将“人诗互证”的原则融入到作品中,也解读了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才能,而这些素质和才能又如何影响诗歌的创作和境界。

活动最后,李少君表示,希望所有同学能永葆对文字的热爱,保持文字记录情感的习惯,也期待着看到更多青年人在这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人生自是有诗意,一吟一咏唤诗心。有幸听到李少君老师的讲座,通过他的分享,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诗歌的内核,也将对我们之后的诗歌写作与鉴赏起到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李少君的分享让人收获满满,他们从中得到无穷滋养。

据悉,第七届中国诗歌节“诗歌进校园”活动近日还将走进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七中。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