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段国兴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张筱丽 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郝东生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张占远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刘文英 市司法局党委委员、三级调研员
主持人
张卫东 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本报讯 (记者 李 坤)昨天,我市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全市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公正执法”爱民实践服务活动系列举措,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从2021年2月底开始,6月底基本结束。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五个过硬”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紧紧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突出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全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强警,使全市各级政法单位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能力素质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对象范围包括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及市属监狱、戒毒所全体在编在职政法干警。
在当前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市政法系统积极主动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新诉求、新期待,是提升政法队伍形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体现。 2015年以来,全市政法系统持续开展了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市政法各单位连年推出便民利民举措,如法院系统加快实现网上多项诉讼服务,着力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检察系统建立健全涉疫情防控案件依法快速办理机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着力推动远程提审、远程庭审、远程送达、检察工作网“三远一网”常态应用;公安系统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开辟交通违法、事故网上处理渠道,进一步推动了公安业务“一网通办”;司法行政系统深化一站式法律服务,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各级政法单位把践行服务承诺作为持续加强政法队伍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把每一个承诺事项落实好、抓到底、结硬账,在服务群众中提升理念、锤炼作风、提高效率、改进工作。
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推动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扎实成效,用实际行动筑牢为民情怀,全市政法系统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21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共计38项。其中,法院系统为:持续加强网上立案工作,全面优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危害民生权益刑事犯罪,服务平安安阳建设;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司法公开;创新发展“汤阴经验”,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开展“守护大殷墟,法官在行动”活动;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三个面向”职能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维护老年人、妇女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10项。检察系统为: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做实做好涉农检察工作;开展刑罚执行法律监督专项活动;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活动;深入推进检察听证工作;做好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工作;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8项。公安系统为:创新出入境便民新举措,落实推进老年人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探索户政管理新模式,提升户政管理工作服务水平;深化“互联网+交管服务”,全面启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工作;推广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改革工作,健全“两个教育”网上学习平台应用及监管工作机制;全面布设“24小时车管所”;抵解押网上办理,全面提升车管服务工作;实行二手车电子化转移登记;深化“互联网+公安监管便民服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建立经济犯罪举报中心10项。司法行政系统为:加强民生领域立法;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严格涉民生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律援助应援尽援;扩大村(居)法律顾问服务面;畅通公证服务“绿色通道”;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降低特殊困难群体司法鉴定收费标准10项。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把践行服务承诺作为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承诺事项进行层层分解,细化量化,逐级抓好落实,确保承诺全部兑现,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爱民实践服务承诺的实际效果。”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段国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