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新郑:故城重生延续中华文脉

郑风苑内莲鹤方壶石雕

本报记者 张立

新郑,这座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城市,不仅是黄帝的故乡,更是郑韩两国的古都。寒露时节,高大的郑韩故城古城墙,已建成城墙公园,人们在此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古老与现代。

几天之后,第四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将在郑韩故城举办。全国各地遗址公园负责人、考古文物专家学者数百人将齐聚新郑,感受由内而外的古今传奇。

郑韩故城也是新郑的老城区,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2017年12月,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获得国家文物局挂牌。

历史上的郑韩两国相继在新郑建都500多年,形成完整稳固的古代城市格局,黄水河(古溱水)和双洎河(古洧水)在城外形成夹角,状如牛角,又称四十五里牛角城,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城池之一。

让文物更鲜活,让遗址更生动,让文化更亲民。在遗址公园建设中,新郑市结合旧城更新,借古建今,修旧如旧,升级提质、力求故城水系相拥,园林密布,景区成片,再现诗经郑风溱洧水岸,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

为了让游客更深入了解这座古都的历史和文化,新郑市在古城南、北、东3个方向,分别建成洧水公园、轩辕湖湿地公园、郑风苑等3处水景公园,用大片水域灵动故城。围绕古城墙,建成5公里长的城墙公园、9个遗址公园和十多个街边游园。漫步新郑街头,水面宽阔,飞桥横跨,游船荡漾,亭台草木,风景如画。

郑韩故城古迹众多。郑国车马坑博物馆,尘封的车马集中排列,木制车轮足有一人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城南惠济门古朴庄重,100年前,南门内的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以莲鹤方壶为代表的青铜器震惊世界,由此促成河南省博物院最初建立。今年8月,为纪念莲鹤方壶出土一百周年,新郑市在李家楼遗址上建成莲鹤广场,并树立起数米高的纪念碑,李家楼遗址,成为又一处网红景区。

中秋前夕,新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四条文化研学路线,研学路线将故城以及周边景区连线成片,集中推介。目前,故城已形成以黄帝故里为中心,辐射郑国车马坑博物馆、新郑博物馆、白居易故里、欧阳修公园,以及黄帝千古情、西泰山村、具茨山、裴李岗、潩水寨等景区的观光带。

新郑市通过一系列举措展现了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并推动了研学、文旅、文创等产业的发展。未来,新郑市将继续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临空名市。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