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乡村振兴带头人冯文欣: “干”字为先 把穷山沟变成先进村

本报记者 赵文静 通讯员 郑凯

从撂荒的乱石坡地到四季常青的花果山,从狭窄的村组小道到宽敞整洁的柏油路,从落后的穷山沟到沿黄干流森林乡村省级示范村……在新密市平陌镇禹寨村,提起党支部书记冯文欣,村民们都会夸一句“干得中”。

“村里村委会没有办公场所,各组道路崎岖狭窄、泥泞不堪,村里没有学校,村民之间纠纷矛盾多……”1998年,上任伊始,冯文欣对村民承诺,要干出个样来。为解决上学难问题,他出资建起两层1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为解决村里办公问题,他出资盖起三层办公楼;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他出资对全村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为改善村内部分群众的住房条件,他先后资助王军学、王应德等10多户盖起新居;关注“一老一少”群体,每年举行“九九重阳”节关爱老人、金秋助学等活动。

2000年冬天,冯文欣琢磨着将村里废弃的穿山而过的东干渠和北干渠恢复利用。为摸清实情,他带头爬进洞口察看,发现洞内干渠基本完好,后期做好维护就能投入使用。他喜出望外,迅速进行维护,两条干渠仅用半年时间就顺利通水,不仅节省大量建设资金,也解决了禹寨村地处山岭看天吃饭的难题,有效保证粮食增产增收。

禹寨村处于新密市南部山区,山上到处是杂乱的灌木丛、撂荒的乱石坡地、没有路可走,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一道道冲沟,当地人称“六岭一坡”。冯文欣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2020年,通过广泛调研和实地考察,冯文欣决定成立全民参股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社,对全村的荒山坡地进行土地流转。上山没有路,他就带领村民自带工具,硬是在两米多高的荆棘杂草中开路。山上石厚土薄,他就带领村民开山造梯田,回填冲沟,平整地块。如今,禹寨村“六岭一坡”平整出土地1200余亩,栽植树木1000余亩、40000余棵。杂乱的灌木丛、撂荒的乱石坡地变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三季有果的“花果山”,还为禹寨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100多万元,走出一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不拿村民一针一线、不收施工队一根烟。”在工作中,冯文欣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必修课,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全村的党员干部树立了廉洁自律、务实重干、负重拼搏的标杆。

25年如一日,冯文欣在村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先后获河南省“双强”党支部书记、郑州市“百优”党组织书记、新密市“优秀党组织书记”等荣誉。在他的带领下,禹寨村从贫穷落后的穷山沟,变成了拥有河南省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的先进村。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