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绿化成绩单 近年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增添新绿,取得了丰硕成果。2020年,全区林业生态建设投入1684万元,完成新造林140.4公顷,四旁植树58.7公顷,森林抚育完成69公顷。去冬今春以来,完成新造林116公顷,栽植各类苗木约20万株。 3月,播绿的时节。 春风送暖,共添新绿。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域国土绿化再提速行动在市城乡一体示范区激情上演。 3月12日上午,文苑街道神州路与文汇路交叉处义务植树主会场,区直机关干部党员、辖区14家企业员工、河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师生700人,汇聚这里挥锹植树,拉开了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义务植树的大幕。 在植树现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化环境,美化人生”的标语光彩醒目,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和其他参与植树人员来来往往搬扛树苗,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经过大家一上午的辛勤劳动,共栽种白蜡、法桐、楸树、樱花、大叶女贞、核桃树、苹果树4100多棵,植树面积3公顷。 植树节当天,该区其他乡镇(街道)党员干部、志愿者300多人,也在各自植树点参加植树,共栽种樱花、枇杷、黄金槐、海棠等树种2400余株,植树面积2.4公顷。 这是该区全域国土绿化行动再提速的一个缩影。 仲春时节,记者随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丽华驱车看植树,满眼绿化场景,处处新绿扑面来。她说:“春节后,区里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要求补齐村庄道路绿化亮化短板,各乡镇(街道)快速行动,大力开展村庄绿化,主要是对村庄街道两侧、农户房前屋后、集体所属空地、空心宅院进行高标准绿化。去冬今春,全区共有52个行政村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共栽植各类苗木14万余株。” 在文昌街道刘范村东西大街上看到,村民们正在植树浇水,放眼望去,草坪葱绿,苗木整齐,家家门前花池生辉。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孬说:“开春以来,大伙就没闲过,村里花40万元美化、绿化了两条大街,栽种石榴树、柿子树、竹子等各类苗木4万多株。”文昌街道农办负责人说:“为了打造整体风貌统一的‘竹林花海’,文昌街道36个村同步启动村庄绿化美化工作,全力推进‘五彩文昌’建设,共绿化面积6.5万平方米,种植各类树木7.2万株。” 辛庄村是村庄绿化、美化的典范,乡村林果化的标杆。在这里,记者看到,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都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村庄四周全是优质高效葡萄种植园,品种为美国无核红宝石葡萄,并带动周边23个村53户农民合作经营。目前,辛庄村和邻村红宝石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公顷,赢得了“葡萄小镇”的美誉。 文昌街道姚郭庄村是“庭院花园化”的美丽乡村典范,也是省级森林乡村和省级文明乡村。走进村里,记者看到,这里游园、休闲广场、农耕文化墙、人行步道,环境优美,内涵丰富。家户门前是标准化的绿化池,村街道两旁栽满了樱花、月季、侧柏、石楠黄杨等,一路一户一景观,村内绿化1.9万平方米。“庭院花园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绿化美化了家园,留住了乡愁。围村造林,发展经济林24公顷,村东种苹果树、桃树,村西种火龙果树、桑树,村南是葡萄种植园,村北高标准绿化黄河路绿色廊道。“围村林”美化了环境,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环境,打造了“林荫深处有瓜果、道路两旁闻花香”的田园风光。 在示范区看全域绿化,美不胜收,精彩无限。 这里是沁泉湖,碧波荡漾,风景如画,乔木有种栾树、元宝枫、垂柳、乌桕、早樱、黄栌等,水生植物栽种有荷花、千屈菜等,千姿百态。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这里是绿色廊道,车在路上行,似在画中游。黄河路道路绿化工程,道路两侧各20米宽绿化带,行道树为银杏、绿化带内搭配种植白蜡、国槐、海棠、油松、枇杷、大叶女贞、桂花、白玉兰等树种,总绿化面积达12万平方米。南洋路道路绿化长3公里,道路两侧各20米宽绿化带,绿化带内搭配种植大叶女贞、黄山栾、国槐、紫薇、油松、银杏、雪松等,总绿化面积达13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