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落红变花肥 城市更宜居

本报记者 裴其娟

在郑州植物园废弃物处置车间,落叶较多的秋冬季节,每天约有30立方米的绿化废弃物通过人工辅助进入高度集约化、一体化综合处理的设备,经过粉碎、高温灭菌、微生物处理等步骤,变身为6~9吨有机肥。通过将落红、落叶、枯枝变废为宝,实现园林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为市民创造更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郑州植物园2019年起开展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可快速高效地处理干湿两种绿化废弃物,每年至少可生产有机肥600吨,覆盖物、栽培基质等其他产物300吨,不仅能满足园中植物的需求,多余的肥料还惠及其他公园和附近农户。2023年6月住建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北京举办的“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研讨会”上,郑州植物园分享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经验。

在郑东新区足球公园,工作人员会把枯枝落叶收集起来,交由专业公司粉碎、高温灭菌、发酵等,最终制作成肥料,用来给园中植物施肥。该公园所产生的枯枝落叶等园林固废物已经可以实现二次利用,或用作保暖材料覆盖在植物根系上,“化作春泥更护花”,或变身园林小品景观,给公园增添巧思和意趣。

2023年郑州市无废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郑州市园林系统积极响应,郑州不少公园内出现了新式垃圾桶、太阳能杀虫灯以及随处可见的“无废”宣传标语,按照6月出台的《2023年“无废公园”创建工作方案》,年底郑州植物园、文博广场、碧沙岗公园等17个公园要创建成“无废公园”。主要从公园管理的角度有效利用园林固废垃圾,实施园林植物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采用水电节能措施,保证公园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开展园内设施大清洗、大扫除活动,清除垃圾死角,确保公厕干净无异味;垃圾分类设施布局合理,有效地引导游客分类投放垃圾;对公园湖面漂浮物进行清理,确保水中无固废垃圾,符合景观水体要求,进一步提升公园“颜值”,打造宜游环境。

郑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郑州市陆续建成了一批无废公园、无废学校、无废医院等城市“无废细胞”建设,特大城市“无废”中原样板初具规模。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