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解码“河南造” ——择“新”处立 向“绿”处行

新华社记者 李俊 王圣志 孙清清

12月8日,在郑州召开的2023世界5G大会上,河南宇通客车展区内,一辆拥有4个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的L4级5G自动驾驶巴士,可实现自主超车、自主变道、自主识别红绿灯、自主进站、自动充电等功能,惊艳四座。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河南加速5G商用部署、规模应用和全面深度覆盖。宇通集团5G无人驾驶汽车、洛钼集团5G无人矿山、郑煤机5G智能工厂等项目相继落地,一个个数实融合新图景夺目而出。

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近年来,河南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助推产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七虎”竞中原挺起“河南造”

近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郑州下线。两年前,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比亚迪工厂落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3款新能源车先后量产。自首台车下线仅8个月,产值已达285亿元。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数智赋能。

在比亚迪工厂焊接车间,记者看到,数十台机器人手臂组成一个焊接流水线。一架架已焊接成型的车身被自动传送至涂装车间,在完成涂装后又被传送至总装车间。S形的拼装线上,一辆辆新款汽车被组装完成并下线。

“焊装车间自动化率在97%以上,采用了世界顶尖自动化机器人,实现自动焊接、搬运、涂胶、检测等工艺,保障多车型柔性高品质生产。”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说。

放眼中原,一个以郑州都市圈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异军突起。作为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之一,宇通新能源客车全球累计销售超17.5万辆;上汽郑州基地产量突破150万辆;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产量超260万辆;首期投资140亿元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项目落地建设,上汽二期、奇瑞新能源二期项目纷纷上马……

作为制造业大省,河南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列,去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接近2万亿元。但长期以来,门类众多,传统产业占比接近一半,结构“重”、创新“弱”、链条“短”的问题依然突出。 (下转三版)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