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PDF版阅读

我国自主研发超大直径 盾构机“京滨同心号”始发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丁静)记者从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获悉,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同心号”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号隧道1号竖井始发,向着终点2号竖井方向掘进。

“京滨同心号”总长135米,总重约2800吨,开挖直径13.8米,开挖隧道可供高速铁路双线并行。这台机器将用于京滨城际下穿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区域的1号隧道施工。盾构隧道长约2923米,最大埋深约29.82米。盾构机始发后将依次下穿京津塘高速、津汉公路、北塘排污河、地铁2号线李明庄车辆段等关键点位,进入京滨城际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站。

由于地下土质较黏,且隧道开挖直径大,施工中容易出现沉降,施工方采取了多项措施防范风险。

研发特殊材料固化土体。中铁四局京滨铁路4标段隧道分部总工程师李安说,在一些地段,建设者把特殊的双液浆同步注入地层,约二三十秒便可把泥土像果冻一样凝固住,控制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安全。

智能控制掘进中的沉降。中铁四局京滨铁路4标段隧道分部副总工程师李然说,“京滨同心号”可基于海量施工数据深度学习,形成更好的掘进控制参数。这样,地表沉降可大幅降低,轴线控制精度能显著提高。

机器人安装确保施工精度。盾构机每掘进约2米,后续台车会铺装箱涵及管片撑起隧道。李然说,一片宽约2米、长约12.2米的铁路箱涵重约38.2吨。过去依靠机器辅助人工安装,装一片至少要3个工人花费25分钟,采用自主研发的“六自由度自动调节箱涵拼装机器人”后,1个工人15分钟便可装好一片,误差不超0.5毫米。

京滨城际铁路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标志性工程。一期工程2022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2022年11月开工建设,起自天津境内北辰站,经东丽、滨海新区,接入津秦高铁滨海西站和津潍高铁滨海站。建成后,将形成京津间第三条城际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