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关键技术高端化发展,面向产业链供应链开发跨企业多源信息交互和全链条协同优化技术。到2025年,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形成一批创新应用场景,持续增强创新效能。
以终端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到2025年,累计培育400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
到2025年累计建设1000个智能车间
实现智能化生产作业和精细化生产管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行动计划》指出,要聚焦“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应用场景。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
聚焦“装备应用、物料配送、生产管控、信息追溯、能源消耗、安全环保”建设内容,支持企业打造示范引领作用强、综合效益显著的智能车间。到2025年,累计建设1000个智能车间。
聚焦“装备互联、系统互通、数据互享”建设内容,打造覆盖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工厂。到2025年,累计建设400个智能工厂。
到2025年培育300个绿色工厂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协同研发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推进生产源头节能减碳。《行动计划》指出,加大绿色设计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在研发设计全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深度挖掘过程海量数据,提升研发设计生产效率。到2025年,培育100个绿色设计产品和节能节水技术装备产品。
推进数字技术与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深度融合,赋能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到2025年,培育300个绿色工厂。
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鼓励企业搭建数据共享、资源动态优化配置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数据传递和绿色管控。到2025年,培育4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推动智能装备水平整体提升
推动工业软件重点突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培育省级软件产业园区,推动园区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争创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中国软件名园。到2025年,认定30个首版次软件,培育10个省级软件产业园区。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创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持续推进“机器换人”,推动智能装备水平整体提升。到2025年,认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50个,支持150个“机器换人”示范项目,力争打造国家智能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领域,坚持市场换技术、换产业,吸引国内领先数字化服务商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推动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创新。到2025年,引进培育10家左右国内领先数字化服务商,建设30个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
加快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智能化的根本。《行动计划》对优化升级网络设施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加快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重点区域5G基站规划布局,持续提升5G网络覆盖质量。到2025年,打造100个制造企业内网改造标杆,建设10个左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加快标准推广应用,支持制造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参与制定制造业数字化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到2025年,推动500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评定,5000家企业开展升级版对标诊断,500家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
人才是第一资源。《行动计划》也在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高层次人才引育、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相应规定。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
为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此次《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奖励措施。
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新型信息消费示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领域,对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平台),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支持特色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平台建设单位按照软硬件实际投资一定比例给予不超过500万元后补助。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对新建节点建设单位按照软硬件实际投资一定比例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后补助。
支持制造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应用场景,给予优秀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单位不超过50万元奖励。
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按照其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等提供的技术服务收入给予一定比例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鼓励在重点产业链行业开展工业母机和机器人示范应用,省级财政对整机购置实际投资给予一定比例后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