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河南博物院: 红领巾讲解员接力寻“龙”

本报讯(记者 秦华 文/图)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2月24日,河南博物院里热闹非凡,该院红领巾讲解员开展“中华少年寻龙”主题公益讲解,吸引了200多组青少年家庭参与。大家穿梭于展厅,听讲解、探“龙地图”、打卡寻龙驿站。

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龙的形象以及相关文物有着重要的地位,玉器、青铜器、金银器、骨器、织绣、服饰、建筑等领域均可见龙的文化元素。龙年到来之际,河南博物院依托丰富的龙文化馆藏资源和“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项目,推出“中华少年寻龙”大型公益讲解。

此次公益讲解采用“接龙讲解+任务寻宝+交流分享”的创新方式,红领巾讲解员以“典籍中的龙是什么”“中国龙的考古地图什么样”“龙形象是如何演变的”“龙蕴含的中国精神有哪些”四个问题,按照历史时空顺序,从龙文物的发掘出土、展览展示、文物保护,讲到龙代表的中华民族独特精神和时代价值,并把河南博物院首席讲解员变身寻龙驿站NPC,通过探寻龙寻宝图、知识竞猜、成语连连看等环节,带领青少年家庭探寻龙文化中蕴含的融合性、包容性、创新性等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活动现场,红领巾讲解员们立意高远的讲述内容、专业大方的讲解表现、互动新颖的参与方式,获得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来自河南省实验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表示:“通过我和其他红领巾讲解员的讲解,让更多小朋友爱上优秀传统文化,是我最开心的收获!”

据悉,河南博物院坚持分众化的公共教育理念,利用好馆藏资源和教育平台,开展馆校深度合作,打造出一支支表达能力强、充满文化自信的“红领巾讲解员”“国宝讲解小明星”队伍,在博物馆、学校、社区、乡村开展面向各类公众的文物讲述。“如何多元化、多场景让文物‘活’起来?我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实物性、体验性、终身性的博物馆教育,让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传播者,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表示。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