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文化路五号院“五福临门”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姚淼 文/图

文化路5号院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高龄”小区,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楼院陷入无序无主管状态,违建犹如蜘蛛网,遍地都是。基础设施各种“缺胳膊少腿”,居住在这里的老住户,看环境,一地鸡毛;说感慨,声声叹息。

希望之光,缕缕春风统统在2020年聚焦到5号院了:这个老旧小区要改造了!5号院真真正正是五福临门!

昨天上午,经八路街道以及5号院所在的省军区社区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改造成果检阅仪式:组织社区老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等在小区新落成的党群服务驿站进行学党史教育活动后进入现场观摩,分享小区巨变。

五福之“无”,按照“一拆五改三增加”的“格式化”要求,拆除各种违建是改造前置条件。如今,在5号院,各种违建无处遁形。违建从有到无,过程很艰辛,数字很感人:去年11月份,街道与单位、物业、群众代表多次沟通协商,针对每一户制定方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4小时全天候无缝对接,在10天内完成239个防盗网、61个凸窗、25间车棚、1813平方米楼顶违建和临街违建550平方米的拆除工作。

五福之“屋”,走进小区,远观各楼体,绝对是“小燕子,穿花衣,今年春天到这里”的隔世之感,墙体颜色大气和谐,多姿多彩(如图),每个楼栋单元入口处还增添了实木小隔断,显得别致又高雅,楼道走廊还嵌挂有各色图画,使得小楼平添几多文艺范儿。

五福之“物”,拆违就是要除旧布新。原先腾出的空间,有的化身为党群服务驿站,有的变身成党群连心亭,有的转身为绿化游园和停车位,就连小区户间小道旁也布满各种绿植,从而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五福之“舞”,原先,居民活动没空间没器材。现在,各种健身器材稳稳地“扎”在小区内。赵西坤老太太感慨道:“现在,咱的家园赛公园,绿植养眼,环境宜人,老姊妹在院里就可以唠唠嗑、打打拳、跳跳舞,真是我爱我家呀”!

五福之“务”,“为民改造,改造为民”,这八个字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导航仪”。改造后的小区,各种无微不至的服务纷至沓来:通过公开竞争、逐户投票的方式选出居民满意的物业公司,引进专业服务,保证楼院长效治理;楼院党小组、“爱家园”志愿服务队,引导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当然,更不得不说的是,在改造的全过程,党旗飘飘在小区。街道成立专班,精兵强将进驻楼院;楼院改造临时党支部采用“就地驻扎 ,帐篷议事”……五指成拳聚合力,一举实现老旧楼院“面子”“里子”双提升。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