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PDF版阅读

神十六航天员乘组 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据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刘艺 占康)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19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80天后首次正式公开亮相。

航天员乘组飞行正常返回后恢复期主要分为隔离恢复、疗养恢复、恢复观察三个阶段。截至目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前两个阶段工作。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4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博士乘组”。

指令长景海鹏胸前佩戴着4枚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徽章。他是我国首位四度飞天的航天员、迄今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我们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这是基于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任务需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专业的事干专业。”景海鹏说。

作为我国首个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说:“我主要负责空间站平台的维护维修。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到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一项操作都能零失误、零差错。在乘组一心、‘天地一心’的基础上,我们圆满完成任务,保证了空间站安全稳定高效长久运行。”

“赶上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我才能有机会进入中国空间站,参与大量前沿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项目,是非常奇妙的体验,我感到特别自豪。”我国首个载荷专家桂海潮说,“我会把任务期间的所思所想融入到今后的科研工作、课堂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坚持一名航天员和一名高校教师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更多航天报国、科技报国的栋梁之才。”

目前,在中心科研保障团队的精心守护和照料下,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完成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他们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