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民生答卷托起“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董艳竹 见习记者 田莎

开栏的话

烟火日常,最暖人心。千万家庭的“小确幸”,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聚焦群众关切,坚持民生优先,2023年,郑州全力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一项项举措,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报今起开设《我的年度“小确幸”——烟火日常里的民生暖心事》栏目,用一个个身边故事,记录时代脉搏。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全力答好民生答卷,才能擦亮一座城市的“民生底色”,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转角就能遇到工作,这是郑州给我的最好礼物。”李明立是苏州大学2023届毕业生,郑州街头的“夜市招聘会”搭建了他与现在就职单位的桥梁。不仅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他目前还搬进了中原区沁河苑青年人才公寓,这里的安全性和设施环境都让他很满意。

“从没想过,我会离脑梗那么近。”去年4月,52岁的孙女士参加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免费筛查,检查结果显示,右侧颈部血管狭窄达80%,被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家人说,幸亏发现得及时。

“饭后下楼遛遛弯,约着搭子打会儿乒乓球,我们70岁老人的生活也很丰富多彩。”每天按时按点到小区健身路径锻炼“打卡”,成为中原区百花社区李大爷的最大生活乐趣。

…………

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地落实,一个个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绘就出一幅美好的民生幸福画卷。2023年,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其中,多项超额完成。

一年来,郑州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遗余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下大力气用心用情作答这份“民生考卷”,奏响了幸福生活的和谐乐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在这座宜人之城不断成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一诺千金谋福祉

位于金水区科教园区新科技市场内的零工市场,商务化的办公环境、规范化的招聘模式、专业化的就业咨询,为前来这里找工作的求职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贴心服务。刘星宇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前不久他通过金水区零工市场小程序找到一份程序员工作。“专业对口,各方面待遇都不错,而且离家很近。”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惠济区花园口镇“乡村振兴技能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开展了电工、家政、康养等适合农民就业的技能培训。(下转四版)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