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2023, 我的项目落户郑州

本报记者 李娜 见习记者 陶然

2023年,郑州持续加快建设重大科研平台。以超算中心、嵩山实验室、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研平台加快发展,新建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曙光8000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宝稻(河南)生物科技研究院”等项目落地工作有力推进,市级以上实验室、中试基地、科技型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全年签约重点人才项目113个、资金935.59亿元。

口述人:安正帅

说起来别不相信,我从考察项目到项目落地郑州,从人员招聘到初具规模,只用了一年时间。要说2023年我的“小确幸”,那就是和郑州这座城市的“牵手”成功吧。

我叫安正帅,河南新乡人,在来郑州之前,我在金融行业工作。但是作为河南人,大学又是学农业专业的,我对“农业和粮食”有着天然的热爱。

2021年11月的一天,一则《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罗利军:非水稻主产区的“稻种科学家”》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几个月的考量,我认为罗利军团队的科技成果对水稻生产大有益处。而我,也想转变人生的赛道,从金融业转行到一直喜欢的农业。

我把想成立水稻种业公司,同时争取和罗利军老师合作的愿望告诉了经开区政府。没想到,迅速得到了回应——2023年的2月3日,那一天是正月十三,当大家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时,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波便带着河南水稻种植现有的核心团队联系上了我,一起拜访罗利军老师。 (下转二版)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