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艳竹
她是一名教育工作者,22年前大学毕业后,自筹资金创办乡村希望小学;她是群众的“代言人”,聚焦乡村振兴、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双减”落实等提交多件建议;她是孩子们的好老师,更是留守儿童的“护苗人”,是孩子们口中的“李妈妈”……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
“过了春节,不少孩子的父母该外出务工了。这时候,孩子们更需要关爱,咱们要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尤其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问题。”2月18日,李灵叮嘱班主任要特别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并推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护苗人”,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这是李灵从教22年来一直思考并为之努力的事情。农村出身的她,深知这些孩子的痛处。
为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在李灵的大力推动下,希望小学成立了爱心驿站,课堂之余,她和老师们化身“知心姐姐”“暖心妈妈”,用爱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不仅如此,每年“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学校还会给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用满满的仪式感温暖孩子们。学校还实行留守儿童生生结对、师生结对的帮扶措施,让父母都在家的学生和留守儿童结对,让老师们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呵护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李灵告诉记者,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从最初的几间瓦房,到现在拥有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足球场等,硬件设施和城里学校的差距逐步缩小,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让农村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但她心中依然有个梦:开一次完整的家长会。“家长们都能到,就说明老乡们在附近找到了工作,留守儿童也会越来越少。可喜的是,当前的乡村学校,父母接送孩子的越来越多了,我的这个梦正在逐步实现。”李灵说道。
又是一年履职时,今年全国两会,李灵最为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她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关教育大局、发展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她建议,要推动相关立法工作,保障相关教育支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充分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强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理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预警预防;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