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郑州2023年度考古成果获专家学者充分肯定—— “找起源、找中国,郑州是重地”

“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贵族墓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图为发掘现场) 本报记者 李焱 摄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大河村遗址发现的夯土墙遗迹是否代表大河村遗址也是一座城址?”“林寨遗址东南是东赵遗址,往北是荥阳大师姑遗址,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2月28日,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2023年度考古成果汇报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及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的专家学者齐聚郑州,听取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7位项目负责人在主动科研、基本建设、国际合作、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探索与实践等项目上取得的最新进展和重要收获。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郑州考古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对汇报项目进行了悉心点评。

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的发布,令现场专家不约而同地再次对郑州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性、考古成果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郑州是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地”,河南、郑州考古工作是支撑中国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主力军”,郑州考古是解决中国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提炼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最重要的地区。谈郑州的问题,就是在郑州找起源、找中国。

考古发掘工作成果丰硕

汇报会上,各项目负责人交出了各自的年度“成绩单”:新郑裴李岗遗址2023年度的发掘包含裴李岗时期及旧石器时代晚期两个阶段,为研究裴李岗文化墓葬布局、人口规模、分期分区、生业经济、社会形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巩义双槐树遗址继续聚焦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新发现一处夯土建筑基址,在建筑分区、墓葬分区、路网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认识;新密新砦遗址首次发现仰韶时代文化遗存及龙山时代晚期疑似石料坑等重要遗存,为探索早期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已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的“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贵族墓地”在汇报会上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书院街考古新发现展示了中商早期高等级贵族丧葬礼制的规制,是商都王城内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具有兆域性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具有重大学术突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富成表示,书院街墓地是郑州商城发现70年来,除了城墙、宫殿区及窖藏坑外最大的考古成果,“做好这些考古成果的展示、保护,也是对郑州商都、对郑州市民的一份‘答卷’”。

(下转二版)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