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春风第一枝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PDF版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马玉霞: 培养高技能人才 形成新质生产力

每年全国两会,“教育”无疑是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玉霞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带来了“关于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马玉霞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更需要大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具备现场技术处置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就目前而言,在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汽车、生物医药、关键基础件等新兴产业普遍呈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现象,对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

马玉霞说,国家正在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系统谋划省域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职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需要发挥本科职业教育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但在调研中了解到,各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存在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少、招生规模少、在校生规模少的“三少”现象,如河南省现有高职高专110所,在校生130多万人,而职教本科只有1所,职教本科专业在校生不足1万人,难以满足地方现代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

“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配产业转型升级,匹配新型生产关系,需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马玉霞说。

完善“职教高考”制度

如何加快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助力形成新质发展力?马玉霞建议,在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教育部要指导各地加强部省联动,谋划好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这盘棋。依据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和需求,扩大职业本科教育规模,发挥本科职业教育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工作,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规模,调动地方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创新招生体制,完善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职业本科学校和普通应用型本科学校应拿出一定的计划直接面向中职学校招生。每年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的占比,应按照当年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之比确定,职教高考本科招生比例应逐年提高,实现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在本科招生计划上大体相当,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读职业院校,发挥本科职业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

本报记者 董艳竹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