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春风第一枝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PDF版阅读

推进瓷窑遗址联合申遗

打造独特中华文化标识

瓷器、丝绸和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世界认知中国的重要媒介。目前,与丝绸相关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和与茶叶相关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已相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尚未有与我国瓷业遗存相关的世界遗产项目。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建议,尽快推进瓷窑类遗址联合申遗。

在马萧林看来,瓷窑类遗址联合申遗已具备充分的资源条件和扎实的基础条件,中国的制瓷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的原始瓷,中国瓷器发展跨越多个历史时期,瓷窑分布南北各地,在世界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截至目前,中国陶瓷窑址中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达70余处,河南禹州钧窑遗址、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江西景德镇御窑遗址、浙江上林湖越窑遗址等代表了中国瓷器生产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烧造水平,对于展现中国瓷器发展历程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申遗有利于彰显‘中国瓷窑’文化品牌。加快申遗,对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打造独特中华文化标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马萧林建议,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统筹协调全国相关省份,把中国著名瓷窑遗址作为跨省联合申遗项目,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力推动和完善各方面申遗准备工作,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秦华

2025-01-28,10304| 2025-01-27,10296| 2025-01-26,10292| 2025-01-25,10288| 2025-01-24,10280| 2025-01-23,10272| 2025-01-22,10264| 2025-01-21,10256| 2025-01-20,10248| 2025-01-19,10240| 2025-01-18,10232| 2025-01-17,10224| 2025-01-16,10216| 2025-01-15,10208| 2025-01-14,10200| 2025-01-13,10192| 2025-01-12,10188| 2025-01-11,10184| 2025-01-10,10176| 2025-01-09,10168| 2025-01-08,10163| 2025-01-07,10155| 2025-01-06,10147| 2025-01-05,10143| 2025-01-04,10139| 2025-01-03,10131| 2025-01-02,10127| 2025-01-01,10123| 2024-12-31,10115| 2024-12-30,10107|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