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新质生产力 谁是郑州最强IP 领跑,从点石成“金”的“新材料”开始

本报记者 李晓光

嵩山硼业、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圣戈班登封公司、河南蚂蚁新材料有限公司、瓷金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作为登封四大产业链条的新材料产业,在登封市已成“百花齐放”态势,74家新材料行业规上企业聚合发力,初步形成了“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新材料合成—新材料制品”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掌握“黑钻石”制造核心技术

碳化硼,别名“黑钻石”,具有硬度大、耐高温、耐强酸等特性,是世界上已知最坚硬的三种材料之一。

嵩山硼业的前身是地方国企郑州铁路实业总公司嵩山磨料厂,于1989年成立。回忆起企业早期发展历程,嵩山硼业董事长王基峰感触颇多:“公司最早生产的产品没有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经营十分困难。2012年,企业将科技研发确定为战略发展的重心,并将目光瞄准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碳化硼行业。”

通过十余年来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如今的嵩山硼业拥有高功率碳化硼长晶技术、高纯度纳米级碳化硼粉体的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拥有了省级研发平台,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

“我们正在对生产线进行迭代升级,公司规模也在持续扩张,希望为碳化硼行业的规模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标准化树立标杆。未来两年内将会实现碳化硼制品的规模化生产,最终为航天等领域所需碳化硼粉体及制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王基峰告诉记者。

打破日本20多年技术垄断

如果说嵩山硼业是登封传统企业科技创新、转型突破的代表,那么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则是登封新质生产力的领跑者。

春意勃发的3月,河南克莱威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记者在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投资3.5亿元自主研发的6条全智能生产线齐开,原材料在中控电脑控制下逐步生成晶须碳纳米管,经质检中心检测合格后,分批次进行智能定量包装、入库,整个生产流程一气呵成、井然有序。

这家由郑州市磴槽集团和江西南昌大学共同出资5.5亿元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晶须碳纳米管,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的成功投产,打破了日本昭和长达20余年的技术垄断,而且价格更低,成功实现了国产替代,是国内唯一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目前年产高纯碳纳米管200吨,产值2.5亿元,实现利税7000万元。另外,公司还预留了4条生产线,待2025年下半年三星、LG、比亚迪等客户验证评测通过后,就可以启动扩产项目。”公司总经理吴少军表示,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国内一流的材料供应商,力争在5年内实现主板上市。 (下转二版)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