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聚“星”成链 无人机飞“向云端” 新质生产力 谁是郑州最强IP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抢险救灾一线,它们架起“高空基站”、运送救援物资,打通应急救援“生命线”;城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它们在空中喷出阻燃剂,制服火魔;电力巡检一线,它们高效地识别和定位电网中的缺陷;麦田里,它们高效开展“一喷三防”作业,护航粮食安全……如今,在多个领域都可见到无人机的“身影”。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机产业发展让人满怀期待。在郑州市上街区,就聚集了16家无人机企业,无人机产业成为上街区的特色产业,无人机产业链被郑州市列为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链之一。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上街区的郑州通航试验区采访,看郑州无人机产业如何“飞”出一片天。

危急之处显身手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内,数控车床正在紧张运行;组装车间内,两架无人机已经基本完成组装;展厅内,多款无人直升机和载人自转旋翼机分两列展示。

三和航空2015年落户上街,最初主要研发载人自转旋翼机,该公司研发的“太阳之鹰”自转旋翼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打破了一直以来自转旋翼机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7年,该公司开始研发应用场景更加广泛的纵列双旋翼无人机,成为国内较早研制大载重纵列双旋翼无人机的企业,也是中部地区为数不多的无人机生产企业。

三和航空所研发的纵列双旋翼机型分多个系列,经过升级迭代,载重从最初的5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350公斤;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农林植保,发展到现在的物流运输、城市消防、森林消防、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在国内大载重工业无人机生产领域,三和航空目前处于第一梯队。

展厅内,红色的S100消防无人机很是亮眼,这是三和航空自主研发的一款适于城市高空灭火救援的利器,可以解决消防无人机行业中的航时短、载重小等难题,能有效提高抢险救援效率、降低救援物资成本。

“当城市高层发生火灾,我们的消防无人机可以从消防车车顶起降,搭载灭火剂或高压水管进行灭火。目前已经列装河南、河北、辽宁、湖北、江苏等省的消防系统,在全国占有80%的市场份额。”说起这款产品,三和航空行政总监岳庭语气中满是自豪。

(下转二版)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