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装备研制的“中铁777号”盾构机目前已完成巴黎地铁全部掘进任务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王译博 王梦琪
近期,“新质生产力”成为“C位”热词,频频出圈。而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早已在这个新赛道上扬帆启航。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装备总装车间,两台巨大的中铁905/906号 “土压平衡盾构机”矗立其间,分外吸睛。“这两台设备将用于新加坡穿岛线CR106项目建设,目前已经下线。”中铁装备海外分院副院长尹跃峰告诉记者。车间内,铆焊、喷砂、涂装等工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五步一个显示屏,十步一个工位机,屏幕上生产情况、产品图纸、设备运行、订单交付等数据实时呈现,关键流程图一览无余……
如今,中铁装备正以创新驱动发展,以质量赢得市场,以品牌引领未来,以“中国智造”的新质生产力,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意十足 智能制造布局谋篇
中铁装备是专业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与服务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中铁智能化高端装备产业园的战略性提出,让这个问题有了解答。
中铁装备高端制造产业园从建成之初就致力于提高结构件自制能力,摆脱关键制造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铆焊车间焊工王安永见证了智能焊接设备的发展历程,“刚开始引进的智能焊接设备在刀盘驱动箱作业效果不理想。”他回忆道,“为了发挥智能制造效能,我们团队与技术人员、机器人厂家反复研究,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模拟后,终于将智能焊接机器人成功地运用到刀盘驱动箱的焊接上。又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已实现焊接合格率99%以上,焊接效率比人工提高了30%左右。”
中铁装备盾构公司结构件管理部部长兰远增满是自豪:“两年来,产业园从安全、质量、工期、成本、智能制造等方面均取得了质的突破,核心结构件的制造能力显著提升,整体工期缩短约25%,超大直径分块TBM刀盘、常压刀盘、泥水盾体制造工艺创新应用,我们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制度和流程越来越完善、高效,技术工艺越来越成熟。”
谈起未来发展,中铁装备相关负责人壮志满怀:“我们将加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深化智能系统的应用,打造工艺设计智能化、生产制造无人化、园区管控智慧化的新型数字工厂,初步建成高效率、高质量、绿色化高端装备产业园。”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