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锋
传播是一门学问,但天水“麻辣烫”的蹿红,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一点“学问”也没有,却好似突然间“一举成名天下知”。
作为西北人,我多次去天水,吃过麻辣烫,去过伏羲庙,但从未将“麻辣烫”与“伏羲庙”联系在一起。
天水为古城。古城之古,上溯伏羲。伏羲庙,又名太昊宫。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素有“中华第一庙”之称。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怀着朝圣之心,我入得庙内,记起司马迁在《史记》曰:“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宋代诗人陆游也有《读易》诗:“揖逊干戈两不知,巢居穴处各熙熙。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
伏羲庙坐北朝南,宏阔幽深。院内明代所植“卦柏”,清健苍翠,浓荫蔽日。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先天殿,巍然屹立于高一点七米的砖筑月台上。先天殿内建有神龛。神龛内端坐明代彩塑伏羲圣像,像高三米。伏羲身着桑叶,魁梧端庄,威仪轩昂,手托八卦盘,如仰观日月星辰,俯察山川风物。伏羲圣像东侧身披树叶的塑像为炎帝神农氏,西侧身着帝王服饰的塑像为黄帝轩辕氏。三像同坐一神龛内,因伏羲位居三皇之首,故伏羲氏塑像居中。
我虔诚地屈膝叩拜,向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表达由衷的敬仰之情。
天水亦有麦积山。山如堆积的麦垛,在峰峦叠嶂之间,突兀地矗立。
石窟,是麦积山的“窍”。人有七窍,麦积山之窍,远观,密如蜂房,数不胜数。
山不高,只有142米。却陡,如神工以鬼斧所劈,誓要剔除一切可攀援之物。你便思忖,先贤如何在悬崖峭壁之上凿石开窟?不曾有机械之力,不曾有投机取巧之机,完全依靠人力,从山脚堆积圆木,一根一根,一排一排,一层一层,自下而上,九层之台,起于累木,层层叠叠,终达山顶。之后,再一层一层,一排一排,一根一根,悉数拿下,拿走,拿远,终无踪迹。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朝年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7000余件,壁画千余平方米,崖阁八座,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
这两者,都比“麻辣烫”出名——着实不能如此比,这样比,太没文化。
天水还有“伯约”。“伯约”在甘谷。甘谷乃天水的一个县。
“伯约”指姜维。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谁不知姜维?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三国时冀(今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姜家村)人,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拥有最高军事指挥权)。因随诸葛亮并九伐中原而名垂青史。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然因蜀汉国力弱小等原因终究回天乏术,最终被魏兵所杀。宋代刘克庄诗云“谁云卧龙死,复有一姜维”。元初史学家胡三省言:“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今姜维文化园位于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村,距离甘谷县城10公里,主要文化遗存有姜维纪念馆(姜公祠)、姜维墓、姜维母子洞、将军岭、靴子坪等。
显然,“伯约”也比“麻辣烫”出名。若姜维在世,被人和“麻辣烫”比,一定会满面赤红,怒不可遏。又不能不服,“麻辣烫”摊前日日万人空巷,堪比他的千军万马。
地域文化与文旅商业的融合,让历史与文化“活”了起来。物质文化遗产是“固态”的,“到此一游”即告结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可随景移,可随人走,口碑相传,薪火赓续。
麻辣烫虽“小”,四两拨千斤,旺了天水文旅商业。人们吃了麻辣烫,涌向伏羲庙、麦积山,去甘谷,找“伯约”……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原来天水具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真是不简单。
“麻辣烫”香飘四海,看情形,衣冠人物、天地神灵,莫不馋得直流哈喇子,若伯约在世,也定大吼一声:“来一碗麻辣烫,我要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