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给每一个孩子“特殊对待”

孩子初入学堂,家长最期待的便是每日家长群里孩子的活动记录,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当然,一方面原因是初入学堂的宝贝年纪小,家长不放心,担心孩子因不习惯新生活而哭闹;另一方面就是每一位家长对初入学堂的孩子投以“特殊对待”,关心方方面面,期待方方面面。

部分家长对于自家孩子的“特殊对待”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孩子大了,也不必凡事进行细碎安排,孩子也不喜欢被“唠唠叨叨”,家长也没有最开始的时间、精力与耐心,再者,孩子成长了,步入小学或初中,与家长沟通、相处的时间会缩短很多。于是,家长会由自身对孩子的“特殊对待”稍微转向为期待老师对孩子的“特殊对待”。

作为一线教师是否应该“特殊对待”班级学生呢?毋庸置疑,是必需的,并且覆盖面还不是三五个孩子,而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特殊对待”。有的孩子聪明、成绩好、基础知识扎实,但是他可能生活、学习习惯差,这是很大的隐患;有的孩子成绩平平,表现一般,但是踏实、努力,他需要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学习方法指导。我们给予学生的“特殊对待”,可以令聪明的孩子变得踏实又聪明,可以令顽皮的孩子找到展现自己的更好舞台,这样的“特殊对待”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是通过尊重、引导、关怀与帮助使儿童的力量与可能性发挥出来,在学习活动中有收获、有乐趣。

好与差,是很难界定的,或者说,不到终结,无法界定。教师给予孩子的“特殊对待”就是师生间友好的交流与互动,是在爱的基调下进行感化与教导的过程。

一线教师一辈子都在认真备一节课,每一节课凝聚的都是智慧、精力与时间。老师进行劳动与创造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就像一条大河,大河的澎湃与流淌依靠无数潺潺流水的小河。小河是什么?是智慧,是方法,是技巧。

举个例子来说“小河”的问题。有的老师真的很喜欢“讲课”,从上课到下课,一直讲、一直问,学生一直写、一直记。这就不仅仅是脑力劳动了,一节课两节课下来也得气喘吁吁。而有的老师则很智慧,将预习、新授与巩固安排得井井有条,比起操练,更注重“教会儿童学习”以及“帮助儿童塑造良好习惯”。

每个孩子都需要“特殊对待”,但“特殊对待”的方面因人而异,并且“特殊对待”的方法因事不同。比起拖堂、补课、大量作业操练,课程的设计与规划更加有效,比起批评、说教与强制要求,沟通、方法与心理辅导更轻松。

春风可融坚冰,冷风只会令冰更坚硬;细雨可滋润心田,而暴雨可能冲垮细弱的麦苗。每一株嫩苗都离不开阳光和雨露,每一朵鲜花盛开后,都有各自的芳香与精彩。愿智慧与善意能令我们的教育之道更轻松、有效,愿孩子在我们的“特殊对待”下洋溢着幸福快乐成长。

惠济区香山小学 刘文倩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