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城市形象宣传要触达人心
“这次来到郑州,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我感触很深,特别震撼。”谈起郑州之行,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说。
如何做好城市形象宣传,让“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这一城市新IP成功出圈?严三九侃侃而谈,“中华文化如果能够通过郑州新IP在国内国际弘扬传播,此举既能展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对郑州城市形象传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何谓更新更高要求?严三九用三个“有”进行了概括:第一是有根,郑州地处天地之中,有深厚的文化根基,轩辕始祖在郑州新郑,让我们几千年的文明能够形成发展,要找到它的根源所在;第二是有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这是一种精神传承。正是先祖们的上下求索,与自然抗争或是和谐共处,才能将中华文明不断地发展延续,要找到它的灵魂所在;第三是有效,要有好的理念和好的创意,通过前沿技术赋能,采用AI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的技术手段,把传播的内容和精彩故事呈现出来,给受众沉浸式体验。
“对于如何做好郑州市城市形象宣传和城市新IP的传播,从传播学我认为要做到三个认同。”他指出,对于受众群体,特别是青年人群,要兼具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通过庆典仪式,讲好文化故事,引发中华儿女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振,让受众群体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文化自信;同时要将中华文化中共同的价值理念发扬光大,使人类能够从中受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郑州城市形象传播。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城市形象宣传要触达人心。”严三九表示,城市文旅的发展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实现城市IP价值放大,让城市品牌成功出圈。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姜红:
将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转化为今日力量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副主委,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姜红说:“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一下高铁,就感受到浓浓的‘三月三,拜轩辕’氛围。今天的大典更是令人震撼和感动。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无数华夏儿女进行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资源。我们今天祭拜黄帝,不仅是追溯他统一疆域,协和万邦,创制人文等历史功绩,也是在黄帝这个大IP之下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并将这种历史禀赋转化为现代化征程中的今日力量。换言之,传承黄帝文化应当是一场‘其命维新’的当代实践。通过拜祖大典仪式,我们完成了一次明始祖、明一统、明明德的过程,更在这个过程里寻找民族根脉,凝聚华夏共识,彰显优秀传统文化。”
新郑作为黄帝故里,多年来挖掘黄帝事迹,传播黄帝文化的努力和成就有目共睹。或者说不仅是新郑,整个河南近年来在文化传播上都频频发力,每每出圈,来自中原的文化大餐,在各个渠道激发着广大民众的文化味蕾。中原文化在一个个场景、一幕幕故事、一次次互动中具体了起来,生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在导引、滋养、参与和激发传统文化生命力上,河南走在了前面,值得我们关注。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安徽黄山也与黄帝颇有渊源,甚至黄山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有关黄帝的传说,至今黄山地区还保留着轩辕车会等纪念黄帝的活动。但在如何传承、传播文化上,我们要向黄帝故里学习,向河南学习,文化不能养在深闺,要穿衣打扮,要活化,要走进时代。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淑华:
激发出更多的文旅融合新活力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淑华表示,郑州自古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张淑华说,郑州作为“天地之中”,既是交通地位,也体现出郑州以及中原的包容性、和合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就是典型代表,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为了更好地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建议郑州可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时利用现代科技传媒手段,如VR、AR等,提供数字式、沉浸式的体验。
郑州作为“华夏之源”,体现出的是中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最典型地,郑州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核心地域,孕育出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郑州应当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如可以推出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张淑华告诉记者,对于郑州城市形象和城市IP的认可,她认为郑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二七塔、中原福塔、少林寺、戏剧幻城、航空港、银基度假区等,这些元素都构成了郑州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风格。未来,郑州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元素的挖掘和整合,打造出更多更加鲜明、独特的城市IP,加大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投入,提升郑州的文化软实力和吸引力。同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城市形象的宣传和推广,激发出更多的文旅融合新活力,使郑州成为一座更加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城市,让郑州的魅力走向世界。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王鹏飞:
郑州文旅地域性优势明显
郑州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古老”在于其是天地之中、华夏之源,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年轻”在于其是新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现代气息浓厚。
“从散装到整合,从火车到历史,从精英到大众,这是我的三点想法。”谈到激发文旅新活力,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王鹏飞侃侃而谈。就激发郑州文旅融合新活力来说,郑州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首先,郑州文旅有地域性优势明显。作为中部城市,交通位置方便,能更方便链接全国各地的游客。其次,郑州文旅具有年轻的优势。作为大家印象中的火车城市,年轻和现代是一种大众化的普遍感觉。再次,郑州文旅有文化的优势。郑州地域之内的传统优秀文化遗存不胜枚举,嵩山、黄河、少林寺、黄帝故里等,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商城、亳都、诗圣故里等,也广为人知。
就进一步的推广来说。他认为有三个转变。一是从散装到整合。目前提起郑州的文化地标,大家常提起登封的嵩山、少林寺,而巩义的诗圣故里,新郑的黄帝故里、荥阳的鸿沟等,很少将之视为郑州的某某,因此如何有力整合宣传,塑造郑州整体的文化形象和符号,是视角之变。二是从火车到历史。郑州之所以知名,一句“火车拉来的城市”深入人心,这种印象之下,郑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被遮蔽得湮没不彰了。因此如何重塑郑州的文化定位,宣传的基调从现代的“火车”转到深厚的历史,是内容之变。三是从精英到大众。对于郑州文化的宣传,准确而深刻的,肯定是专家学者以及主流媒体的内容。传统的宣传主体和主流渠道并不占据优势地位。那么,可以从宣传主体、宣传内容、宣传通道等,从传统的所谓精英群体转移到大众网民群体,激发普遍活力,是定位之变。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唐润华:
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文化
“河南历史文化悠久,资源很多,比如黄帝文化、黄河文化,都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唐润华表示,黄帝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应该让黄帝文化在当代鲜活地传播,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发展演变当中所处的位置。”
唐润华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既有历史的厚重,同时也是文明的结晶,如说黄河沿途的生态发展、人民的社会生活演进,这都是活的历史见证,“从河南文化层面来讲,黄河文化、黄帝文化这两个都是值得很好地去传播”。
郑州地处中原,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发展来看,这些资源都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唐润华说,对中华文化要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很容易突破各种文化的隔阂,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面前产生共情,进一步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文化”。
唐润华提出,黄帝文化、黄河文化,以及郑州现代化的文化发展,要突破河南的地域限制在国内得到更多的扩散,让国内各地的游客都知道,河南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进而带动整个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走向世界,更好地对外传播,吸引文化界的人士,各行各业的人到中国来,到河南来,到郑州来。
郑报全媒体记者 朱翔宇 鲁慧 冉红政 董占卿 文 李新华 白韬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