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PDF版阅读

星空有约 鹊桥二号在太空撑起“金色大伞” 完成在轨对通测试 实现月地信号传输

在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拍摄的鹊桥二号星载天线缩比模型(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国家航天局4月12日消息,鹊桥二号中继星已完成在轨对通测试。经评估,中继星平台和载荷工作正常,功能和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可为探月工程四期及后续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鹊桥二号通过一个大型可展开的星载天线,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信号传输。星载天线完全展开后,形如一把直径达4.2米的“金色大伞”。在广袤无际的茫茫太空,既硬核又浪漫!

这把“金色大伞”由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制。在该校实验室,记者见到了这把“金色大伞”的缩比模型,只见一根根圆弧状的“伞骨”支撑起一层薄如蝉翼的金黄色网状“伞面”。

“这张金属网就是星载天线的关键部位,能反射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这是用每根直径不到头发丝四分之一的金属钼丝,三根并在一起编织而成。每根钼丝表面镀了金,能有效增强反射率;钼丝中还掺入了有机元素,使其更加强韧。”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南梁教授介绍说。

目前,我国的卫星大型天线金属网研发制造全部环节已经实现国产化,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天线反射面就像航天器的眼睛和耳朵,有助于深空探测看得更远听得更清,可以大大增强空地、星际间的交流,有助于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拓展生存空间,为未来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可能。

新华社上海4月12日电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