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娅君
如今的大数据很厉害,你喜欢什么,网络就会不断地推送什么。我比较喜欢刷读书类、旅行类的短视频……当我在自驾进藏、徒步进藏的内容上滞留后,自驾和徒步进藏的内容就排山倒海般地“锁屏”我的视野了。
黝黑的面庞、呼哧呼哧粗重的呼吸、节奏均匀铿锵有力的步伐……各类物资设备层层叠叠堆积的自行车、平板车、稀奇古怪改造的车辆……有时甚至迎着风、冒着雪,有时是白天,有时是黑夜。身旁是不断呼啸而过的大卡车、旅行车……各种进藏路上的旅行者,正以不同的方式走在漫长却充满希望的路上。
遇到正直播的,我就点进去看。各种类型:许多年来数次进藏者,夸美景、讲经验、说路线;首次骑单车进藏,风雪中躲在桥洞下,边直播边流泪的姑娘;大风中骑在单车上怒骂“我有病,我为什么来这儿啊”的年轻小伙;耀眼的雪景、蓝得醉人的湖泊、西藏标配的蓝天白云……
我就在这样的氛围里和他们一路同行,看到了他们看到的美景,却不用经历他们所必须经历的风雨兼程。
正爬珠峰的大胡子男人说:“这世界人人都得受苦,凭什么你就挨不过去呢?!”
是啊,既然众生皆苦,那么与其被动地被生活折磨,成为那个在温水里被慢慢熬煮的痛苦青蛙,不如像李白那样狂啸一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问自己:我有没有勇气抛下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进藏独旅呢?我对自己持怀疑态度。
过去多数的旅行,是去一个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地方。再好的去处,若要久久排队等候,顿时失去兴味;受不了跟几十人的旅行团,疯抢一般吃饭;多次被拉到购物点,窥视的目光如芒在背,不花点钱就觉得无颜见人。
喜欢住干净的宾馆,要随时能洗澡换衣,喜欢慢游,见到每一个说明牌子都要研读半天,还要百度一下,查查资料,游到兴处还要写写旅游日记……
我更喜欢文化类、历史类、自然风光类的文化历史研学休闲之旅,相比于粗犷奔放、勇敢豪爽的进藏之旅,从受苦程度和个性张扬来说有点相形见绌。如果我选择自驾或徒步进藏,风雨交加时,我怕自己比那个桥洞下的姑娘哭得更凶;不能洗澡时,我一定会抓耳挠腮,怀念家里随时可开的淋浴,后悔离开热闹的万家灯火。
多年前看过一本英国的畅销书《独自之旅》,当时仅仅因为这个书名就立刻决定购买。可能独自出去旅行,然后再写一本又一本的书是我曾经的梦想。该书写一个英国贵公子莱奥,放弃富足的生活,穿越北美大陆,不带金钱,不带食物,甚至没有任何计划,完全依靠陌生人的帮助,行程5000多公里,经历了他完全不同的人生……他有时在群山之中,两星期见不到一个人,不说一句话;他有时发足狂奔,有时被孤寂淹没,他拼命写日记,自己对自己说话……
一场旅行可以改变人生。之于别人勇敢的独自之旅、受苦之旅,我常问自己是否是个旅行的叶公好龙者?但随即安慰自己:人人行走天下,旅行没有模板。况且我们一生都在旅行、停靠、调整、再出发……无论哪种方式,人在旅途的心,就像那些走在进藏路上的人们,就像走出舒适圈、勇敢踏上独自之旅的莱奥,虽然有苦有累有风雨,但目标在前,内心就会激情澎湃,脚步也就坚定不移。就像我们的人生之旅,从未停歇,也不可能停歇,我们永远在寻找新的起点,新的旅途,用以承载我们的激情和梦想。我们也会一次又一次踏上新的旅途,去到我们总以为有诗歌和向往生活的远方。
徐霞客说:“大丈夫当朝碧海暮苍梧!”此生虽不能像徐老那样胸怀天下,四海为家,但内心里始终澎湃着对旅游的无限向往,也会让我的脚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