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张温良 常春阳
农历三月,春光明媚。新近完成修缮提升的黄帝故里景区人流如织。4月11日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举办当天,景区接待游客即超过10万人次。扩建后的景区从南到北五百米,浓缩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昔日旧城区,今已成为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近年来,新郑市利用黄帝故里、郑韩故城、大学之城等地域资源,围绕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目标定位,在融入大郑州、建设新故里、冲进三十强发展思路指引下,于城市更新中植入文化元素,让居民游客于城中见历史,寻根脉,养精神,慰心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
故里之新续文脉
“我们祖上都是河南人,到新郑就是回老家。”福建商人游先生说,为老家做点贡献,是每一位游子的心愿。在庄严肃穆的黄帝像前,游先生深深鞠躬。他在外经商多年,深感归家之亲切,拜谒轩辕黄帝之后,将公司新项目选址新郑。
每年三月,来自海内外的拜祖嘉宾与周边居民群众纷至沓来。今年新郑故里景区以全新面貌开放,游客南广场观看明代建筑接旨亭,寻根门前踏上拜祖通道,经过有熊宝鼎,进入同心广场,登上系祖坛,走上轩辕古桥,礼敬黄帝祠,进入拜祖广场,恭拜始祖殿黄帝坐像,欣赏连廊浮雕。
黄帝故里景区修缮提升,是新郑城市更新标志性项目。新景区犹如斗拱,支撑起新郑全域旅游的四梁八柱,将周边新郑博物馆、接旨亭商业街、嫘祖广场、南街古巷、洧水公园、郑国车马坑等景点聚合一体,以及南边的具茨山、陉山、潩水寨,北边黄帝千古情、泰山村千稼集,联体成面,为新郑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区建设画出重彩之笔。
故城之新见古今
新郑新区,故城墙下,人们或漫步绿荫之中,或登城远眺一城风光,或栏式运动场上健身踢球,或在绿地长椅上谈笑休憩,古今交融,新旧辉映,现代生活与古代遗存和谐共生。
这里地处故城西北角,是郑韩故城遗址公园一角,春秋战国时期为制陶作坊,在其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刻有“新郑”字样的陶器,当年作坊刻字之人不曾想到,这已成为现存最早记录新郑名称的史料。早在1961年,郑韩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获得国家文物局挂牌。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