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爱心从不缺席 4天6位志愿者 捐献“生命种子”

本报讯(记者 王红)4月22日~25日,我省4天6位爱心志愿者相继捐献“生命种子”。他们中,有医生、有公司职员、有退伍军人、有外卖员……他们与受捐者素昧平生,却主动为血液病患者伸出生命援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祝你早日康复!”4月22日,来自洛阳嵩县西关骨科医院的创伤骨科医生王峰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后,又给血液病患者写信送去祝福。从医近20年,王峰深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看着身旁运转的血细胞分离机,他说:“身为医生,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救人。”

捐献者杨鹏是三门峡卢氏县中医院医共体官道口分院执行院长,2014年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10年间,他曾两次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却都因患者病情没有实现捐献,这一次终于捐献成功,他说:“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以这种方式为患者提供帮助,我义不容辞。”

40岁的王毅洪来自濮阳市自来水公司。2011年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多年前,王毅洪的父亲曾身染重病,多年后,王毅洪始终记得身为患者家属时那种焦急等待的心情,所以格外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为等待配型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13年后,当梦想成真,王毅洪为自己的选择欣喜而骄傲。

捐献者张若辰今年27岁,去年6月刚刚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没想到这么快就能配型成功,很惊喜,也很庆幸。”张若辰说,“很惊喜,是自己可以帮助到别人,而庆幸是自己能及时入库,才能和这名患者‘相遇’。”

捐献者张智豪35岁,经营了一家建筑公司。自从2021年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他就一心想着捐献,多次询问当地红十字会自己何时可以捐献。当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张智豪很激动。为了用最适宜的身体条件提供捐献,身为健身爱好者的他甚至一个月增重15斤。

今年31岁的马振方是一名外卖员,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虽然工作异常忙碌辛苦,但当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他毫不犹豫同意捐献。马振方说:“当初选择加入这个行列,就是一个郑重承诺。”对于陌生的受捐患者,他献上最真挚的祝愿:“愿你渡过这一难关后,万事顺利。”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