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资源整合

管理统一

本报讯(记者 郭涛 通讯员 王鸽)昨日,新密市大隗镇一位村民不幸被砸伤胳膊,镇卫生院医生在诊治中通过远程网络向新密市中医院专家咨询进行远程会诊,经过共同努力,伤者终于安然无恙。目前,新密市医共体正在成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医共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已经逐渐在新密市推广和实践。新密市中医院作为医共体的牵头医院,与14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服务中心和350家村卫生室组建成立医疗卫生共同体。该机构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资源整合、管理统一、服务同质的县域医疗运行体系。

为保障新机制的有力运作,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委员会及中医院原有4个党支部委员会被整体纳入医共体党委,健全党委会决策机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共体“一办六部”,按照制度化、长效化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稳步向前推进。

乡村院所综合能力显著增强。针对分院短板、缺项,执行“一院一策、以科带院”,派驻三批共计66名科室骨干和护士长开展驻扎式精准帮扶,组建专家团队巡回带教查房,让基层患者每周都能在分院得到三级医院医师查房、问诊、治疗。制定统一的诊疗规范,线上线下统一培训,抓重点、强弱项,不断加强各分院的诊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外转诊率,提高域内就诊率。目前,医共体内11家分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基层医生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按照“上联、中强、下带”的建设宗旨,结合分院实际需求,分批次派驻33名医疗技术骨干到11家分院坐诊带教,开展新业务15项、新技术23项。依托新密市中医院胸痛中心,借助心电诊断管理平台,打造“云心电一张网”,截至目前共判读心电图6.23多万例,其中卫生院4.56万多例、卫生所1.67万例。医共体远程医疗中心远程影像判读3.26万例,进行区域检验、区域病理、大型设备资源共享等。从而使得分院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救治、心肺复苏急救能力、胸痛、卒中患者救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不断加强中医馆建设,改善分院中医诊疗环境,目前16家分院的中医馆运行良好,有4家分院的中医馆达到省级标准,这一举措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的特色优势,也成为新密医共体建设的一大亮点。

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医共体建设增强了乡村院所的实力,使优质医疗延伸到群众身边,他们在本乡甚至不出村就可以治急病,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居民户户有家庭签约医生指导诊疗,上门送诊,大大方便了慢性病患者。

2025-04-16,10808|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2025-04-13,10788| 2025-04-12,10784| 2025-04-11,10776|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