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制定的《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近日印发。《规定》要求,建设运行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内容篡改、攻击致瘫、数据窃取等风险,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规定》共8章,包括总则、开办和建设、信息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监督管理以及附则。
《规定》要求,一个党政机关最多开设一个门户网站。互联网政务应用的名称优先使用实体机构名称、规范简称,使用其他名称的,原则上采取区域名加职责名的命名方式,并在显著位置标明实体机构名称。
《规定》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密防控措施,严禁发布国家秘密、工作秘密,防范互联网政务应用数据汇聚、关联引发的泄密风险。应当加强对互联网政务应用存储、处理、传输工作秘密的保密管理。
根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监测能力,实时监测互联网政务应用运行状态和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2025-04-16,10808|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2025-04-13,10788|
2025-04-12,10784|
2025-04-11,10776|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