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厚 文】 遇 故 知 李诫:古建有法 我立其准

(上接一版)建筑史学家朱启钤途经南京时发现江南图书馆的《营造法式》丁氏钞本,这部古代建筑史上的明珠、建筑领域的“标准化文献”才重新被人们所关注。

记者查阅多方典籍后了解到,《营造法式》正文共三十四卷,其中《总释》并《总例》二卷,《制度》十三卷,《功限》十卷,《料例》并《工作等第》三卷,《图样》六卷。其架构安排十分类似于现代的规范术语、不同工种的任务和技术规范、不同工种的劳动定额和施工质量,以及各类型建筑图样。

梁思成在《营造法式注释序》中提出,《营造法式》是北宋官订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专书,它的性质略似于今天的设计手册加上建筑规范,是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此外,在这本书中,李诫还建立了古代的“材分模数制”、介绍中国古建筑中著名的“斗栱结构”,将当时建筑领域所用到的标准化原理和方法进行高度总结,为现代建筑规范制度的研究和编订提供了参考建议,也为中国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立碑为念 一脉相承故土焕新

1931年至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遍访中国尚存的唐宋古建筑,为《营造法式》提供了大量实物例证,证明了李诫著作的实用价值。

《营造法式》集历代建筑之大成,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梁思成、林徽因这对建筑学家伉俪对李诫无比崇拜,连结婚选日子、为儿子取名都在纪念李诫。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成婚。陈学勇《林徽因年谱》中说,“他们选定此日举行婚姻大典,含纪念宋代建筑学家李诫的意思,宋代为李诫所立碑刻中关于李诫仅留下这么一个日期”。

1932年8月4日,“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出生于北平协和医院”,而其“取名从诫”,仍是“意在纪念宋代建筑学家李诫”。从中可见梁思成与林徽因对李诫崇仰之深。

建筑学的天空因他而更加深远明亮,而他的后人也未曾忘记这不朽的荣光——

2003年8月,距离李诫著作《营造法式》的颁布已经过去900年,作为李诫安葬之地的郑州新郑,邀请了国家古建专家、省市历史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举办“李诫墓地整修工程奠基仪式暨纪念宋《营造法式》颁行900周年座谈会”。3年后,这座整修完毕的李诫墓,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后人追思、拜谒。

2010年11月21日,李诫故里碑揭碑仪式在管城区举行。来自国内外文物界、建筑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管城区。师从梁思成、时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的罗哲文先生,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先生都亲临会场,共赴揭碑时刻。

如今,在郑州新郑的城市展览馆,李诫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与《营造法式》的影响,正通过多媒体互动、实物展示等形式,传递给到访的市民与游客。“为了保护好宋代建筑大师李诫的文化遗产,我们从文物保护到精神弘扬,从学术研究到公众教育,做了许多努力。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在探索用特色旅游线路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李诫、了解宋代建筑的辉煌,实现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双赢。”新郑市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刘伟鹏说道。

近年来,随着管城区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老城复兴、古都新生已然被提上日程。据了解,在规划建设中的亳都古巷、塔湾古街将会把明清仿古建筑风格融入现代都市,而李诫千百年前订立的标准也将在无声中藏入瓦片、横梁之间,为老城重焕新颜注入古建法式之魂。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