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厚 文】 遇 故 知 景日昣: 国无双品 造福一方

(上接一版)封建社会,贫民子弟想要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十分不易。才学过人的景日昣,科举之路却分外顺利。文献记载,景日昣天资聪颖,12岁就考中秀才,15岁被选入嵩阳书院,师从耿介、汤斌等名师,后又中举人、进士。进士及第10年,景日昣被委任为广东肇庆府高要县县令,迎来了政治生命的起点。

在登封,景日昣是被尊称为“景大人”的。提起祖先的事迹,景氏理事会秘书长、景日昣十七世孙景长生如数家珍:“在高要任职6年期间,景大人破案件、治水患、立堂规、平狱冤、减民赋,批阅和审理6.7万件案件,被百姓誉为‘良吏’。”景长生说,在广东高要,至今还保存着“景福围”“厚载祠”“景家坡”等遗迹。

优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自带光芒,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发光发热。景日昣因政绩卓著,多次被朝廷提拔,曾短期内得到数次擢升,官至礼部侍郎资政大夫加尚书。他还曾三次主持科考,掌管过教育、文化和外交工作。其履历之丰富、政绩之卓然让人赞叹。

景日昣的头衔有过很多,这其中,“乾隆帝恩师”这个光环最为耀眼。

登封市作协原副主席、嵩山文化学者景新源介绍,作为乾隆少年时恩师,景日昣没有丝毫迎合之心,而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乾隆登基后游览中岳,登上峻极峰时十分怀念恩师,亲手题写了“景氏祠”“正人君子”“国无双品”三块匾额,以彰其德。

“景日昣不但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良吏,还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作家。”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冯昶富说,史料记载,景日昣在任期间,闲暇之余著书立说,他告老还乡后,隐居于嵩阳书院附近的逍遥谷,仍专心著述笔耕不辍。更难得的是,“其著述不轻信旧文献的记载和民间传说,而是注重实地调查考证,现有《嵩崖制义》《嵩崖易义》《说嵩》《嵩崖尊生》《嵩岳庙史》等作品流传于世,字数多达千万言。其中,长篇巨著《说嵩》更是被誉为嵩山的‘百科全书’,是后世学者深入研究嵩山历史的珍贵参考资料。此外,《嵩岳庙史》中的诸多诗文和碑文,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大量佐证。”

景日昣还是一位在医学上颇有建树的良医。他年少时母亲患病,孝顺的他便潜心学医,后结合自己的精心研究和临床验证编写了医药名著《嵩崖尊生》,成书后广为流传,多次刊刻,后来还传入日本,在国际医药界享有盛誉。

尤为令人欣喜的是,景日昣的著作,不但大都保留了下来,就连代表性作品的木刻原版也都完整地留存,现部分存于登封市档案馆。

作为景日昣出生、长期生活、安息之地,登封还留下了大量关于他的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迹。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景日昣巧借“无梁庙”让康熙免除登封赋税、雍正三召不入以致“将头进京”的传说;在嵩阳书院后的逍遥谷处,还能看到景日昣当年题写的“景”“福”“光风霁月其襟怀”;大冶镇桥板河村景日昣汉白玉雕像前,我们仍能看到他一手执《说嵩》、一手背于身后,目光深沉地望向远方……

《诗经》云:“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景福”二字,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理想。在逍遥谷题写下这二字的景日昣,用自己一生的正直、勤勉、智慧、德学,实现了人生的理想,谱写出了绚丽的生命华章。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