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诗伦 |
焦浈 |
陈苏(左) |
赵泽良 |
蒋鹏飞 |
本报记者 李娜 陶然 李宇航 文/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投入科技攻关中,取得一系列可圈可点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他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郑州市科协等单位组织开展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六个一”系列活动,以此致敬中国科技工作者,致敬勇攀高峰的国之脊梁。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我们来到郑州科技工作者身边——他们,有的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者,有的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者,还有的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伟大,他们带着丰富的经历、深刻的思考,碰撞思想火花、激扬奋斗热情。他们身上体现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记者采访其中5位,倾听他们持续不懈地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奋斗故事……
给我一个点 我可以解决一切困难
人的一生只需扮演好一个角色即可。但在校园,他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实验室,他是从不放弃的“科研战士”。深耕工程力学专业20余年的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设计与制造郑州研究院院长阮诗伦的人生就在多个角色中来回切换,而他,乐此不疲。
如今的他,已参与国家973项目等重大项目4项,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他引超1000次,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10余项。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决定在郑州落地研究院。作为郑州市第一批引进的高校研究院,在政策和具体运营方面都没有可参考的案例,整体上困难重重。工作刚刚起步时困难是非常大的,许多老师需要大连、郑州两边跑,都是有课的时候在大连,上完课立马赶到郑州。
“喂——阮院长,研究院这边的项目准备就绪,就差您回来验收了。”2017年年底,郑州研究院有个项目亟待结项验收。前一天下午,阮诗伦在学校上完课就马上准备飞郑州,却因大连暴风雨不得不改订火车票,但因为风雨交加,直达郑州的火车票都售罄了。这可咋办?阮诗伦只能连夜中转才保证第二天上午按时到达郑州。
在科研这条路上,阮诗伦也是马不停蹄,热情不减。“做科研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不能因为失败十次、二十次,就否定这个项目或者课题。做科研的困难就是不确定性太多了,一定要利用自己的积累以及不断地试验,排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阮诗伦对每次实验都要求精益求精。
2018年,郑州研究院依托美国的一位华人科学家在石墨烯导热散热领域的研究成果,申请了郑州市1125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然而,项目实施期间,中美贸易战、疫情……诸多困难导致这位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无法继续对项目进行指导。阮诗伦团队临危受命,承担起了该项目。“有啥困难咱都能克服,只要最后有成效。”其间,阮诗伦不断为团队成员打气,鼓舞军心。最终,不负众望,科研人员克服困难,不断地试验,开发出了石墨烯导热膏产品,并进行了市场推广。
是教育者,是科研者,更是先行者。他就像一团火,燃烧着自己,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研究院和科技科研领域,为教育倾尽一生,为中国制造“量体裁衣”。科技人才代代出、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振奋上“新”……谱写着阮诗伦无言的生命赞歌。
二十年坚守 为小麦良种装上“中国芯”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作为一名20年都在从事小麦育种的农业科研人,焦浈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种子装上“中国芯”,把种子牢牢攥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焦浈是郑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执行院长,她从事的研究主要是小麦核辐射诱变育种。“核辐射诱变育种是一种现代育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核辐射,让小麦基因发生改变,以此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焦浈说,很多人都谈“核”色变,其实通过核辐射诱变培育出的小麦品种是不携带任何核辐射的,种植出来的小麦食用是完全安全的。
“做科研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对育种事业而言,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很长时间,如果耐不住寂寞,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做不了的。”焦浈说,她原来选育的小麦新品系“郑大1501”,从配杂交组合到后代的不断选育,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2015年开始参加国家黄淮南部麦区的试验,又经过两年品比试验、一年区域试验,但是在第二年区域试验期间,因为当年清明时期的极端低温,导致该品系没有通过试验,10年的努力就这样化为乌有。
焦浈坦言,在漫长的育种道路上,失败是经常发生的,失败了就从头再来。今年,焦浈和她的团队培育的小麦良种“郑大181”,目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会议初审并完成公示,即将在黄淮南部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及“郑大181”的诞生,焦浈很是感慨,20年的坚持,到今年才育成一个国审品种,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作为一名农学教授,科研和教学是焦浈工作的两大部分,她不仅承担着为小麦良种装上“中国芯”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年轻一代育种人的责任。实验室和田间是焦浈来回奔波的两个地方,一次次实验、一年年种植,数年甚至数十年辛苦才有可能收获一粒种子,同时她也要让更多的农业科研成果走进田间地头,助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除了小麦育种,小麦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也是焦浈的主要研究方向。她使用物理技术创制的新型绿色低碳杀菌剂,不仅对降低小麦赤霉病发病率具有显著效果,而且相较于传统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大大减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郑州所处的中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而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首先就是要做强种子‘芯片’,河南不仅有这个责任,也有资源优势。”焦浈说,未来她会继续坚守小麦育种事业,为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同时研制新型绿色化肥和农药,助力我国农业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以实验室为营 在探索生命中保持好奇心
20余年的学习和研究生涯,让陈苏在生物医学研究路上的步伐愈发坚定。如今的他,也逐渐摆脱了最初的稚嫩,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青年科学家。今天,在取得丰硕的科研成绩的同时,他还穿梭于河南大学的校园中,为新一代探索者提灯照明。
作为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2001年,陈苏带着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考入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那里他获得了本科和硕士学位。2008年,他又考入清华大学医学院,经过3年多的努力学习和工作,顺利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随后,他辗转于上海、西安、郑州,从同济大学到西安交通大学再到河南大学,陈苏始终坚持在科研和教学一线。
“我从小是个特别爱问为什么的人,对自然界的很多科学现象都很感兴趣。”回忆起在上学期间的科研训练,陈苏回忆道:“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它不仅能推动科学的发展,还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在其中的人,是无法体会当一个实验结果符合自己预想时的那种兴奋感。当时就想,如果能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将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陈苏所从事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是一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工作,不花时间是不可能取得成绩的。所以,研究生开始,陈苏就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由于很多实验从开始到完成,可能要花几天时间,虽然很多实验在进行到某一阶段时是可以停下来缓缓再继续的,而陈苏却总是希望能第一时间拿到结果,所以连轴转、熬通宵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常常可以看见他顶着一副“熊猫眼”从实验室出来。他的朋友不禁劝他:“你就不能把样品放在冰箱,先回宿舍睡觉,第二天再来继续做吗?”陈苏总是摆摆手:“不行,我等不到,我想尽快知道结果。”
不仅是工作上,陈苏还会把工作的精神延伸至生活中。“我会经常和从前的自己比较,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是在不断地进步还是倒退。”在多数人眼里,能留在实验室的人,一定是集专注、执着、好奇、细致于一体的,陈苏也不例外,他专注于自己的科研进展和教书育人。如今,他做科研、上课、开组会、与学生谈心、写论文、做审稿人、组织学术会议……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在他的心目中,与做科研一样,每一项看起来细碎的工作最后都颇有价值,因此,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
作为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他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个科研项目,科学研究宏大而浪漫的意义就这样落实在了他每一天的前行中,行稳而致远。在他看来,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社会,因此,每次无论实验成功与否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些都是基础,都是为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从零到一 破解半导体“卡脖子”难题
“在半导体产业领域,溅射靶材是制造芯片上传递信息的金属导线的必备材料,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金属。高纯度金属溅射靶材具有品种多、批量少、升级快、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需要持续开发和创新。长期以来,高纯度溅射靶材技术被美日等国家垄断,但近年来已逐渐实现国产化替代。”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赵泽良博士如是说。
赵泽良主要从事贵金属溅射靶材研发制造。2017年,国内芯片不断受到国外制约,我国“缺芯”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祖国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并且缺少技术人才的情况下,他与东微电子董事长王永超等人放弃国外知名半导体企业的优厚待遇,怀着产业报国的情怀毅然选择归国创业,并于2018年在郑州航空港区创立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立志解决国内半导体产业“卡脖子”问题。
“国内芯片行业最薄弱的环节是材料和设备,两者作为芯片产业链的上游,是半导体制造的支柱产业。”赵泽良拥有多年磁控溅射靶材研发及制造技术经验,作为负责东微电子研发项目的核心人员,他带领团队从零到一,攻克多项技术难点,突破国外专利技术壁垒,实现微电子芯片用高端靶材等关键材料及核心设备的国产化量产,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凭借在半导体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和技术突破,赵泽良团队也获得了2022年度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冠军。
“镁靶材之前一直被日本垄断,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生产出镁靶材后,国内企业就不用再看外国脸色购买这种靶材了;直排电机是芯片光刻机里的一种耗材,我们研发生产出了这种耗材,可应用于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生产的配套器材,而在此之前国内没有企业能生产……”赵泽良历数公司创立六年以来攻克的一个个技术难题,回望这段走得无比艰辛但每向前一步都有重大意义的路,他感叹道:“就像是把国外众多‘卡’着国内企业‘脖子’的手,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掰开。”
目前,东微电子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核心材料、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三大板块,目前在生产销售的产品有溅射靶材、刻蚀机反应腔体喷涂、半导体前道核心设备、半导体翻新设备等。“未来,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聚焦半导体领域国产化技术难题,掰开其他一根根国外‘卡’在我们‘脖子’的手指,为实现芯片国产化尽我们最大的力量。”赵泽良说。
寰宇追梦星海 归来仍是“乐天派”
从事低轨卫星研制与空天信息技术研究风雨兼程七载,在闪耀苍穹笃定前行。他,就是蒋鹏飞。
身为中科光启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军转民》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鹏飞永远像个孩子一样,敢做梦、敢出手、积极乐观。不仅组织和参与“人民一号”等26颗卫星研制,填补了河南省民营企业研制卫星并发射入轨、组网的空白,同时还将商业卫星推广到了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并与相关国家达成了深度合作,从而带动了全省整个卫星及应用作为“高精尖”产业的重点布局。如今,历尽千帆的他仍是个敢闯敢拼的“乐天派”。
2017年,蒋鹏飞正式加入了中科光启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站在公司大门口,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热爱的领域大干一场。
在大家眼中,蒋鹏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身上有一股“闯”劲儿。在研究期间,蒋鹏飞深知,在当今国际的航天领域,很多关键技术都被西方控制,中国要想缩小差距绝非一步之遥。于是,他常常泡图书馆,不仅会把解决问题的相关书籍全都读懂,公式全推导出来,弄清工程怎么干,还会连夜列几页的问题单子,并逐一借鉴国内外16名卫星专家成功经验,打算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联合开展研制之路。
肩鸿任钜初心磐,功不唐捐玉汝成。这一“走”便是三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严寒酷暑,从日出到日暮,蒋鹏飞愣是在公司实验室“安家”,靠着一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儿,他带领团队终于研发出了“低轨小微模块化卫星”技术,成功将国产卫星的成本比原来降低了20%,研发周期缩短了1/3。
2023年的麦收季节,河南省这片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土地,遭遇多年不遇的“烂场雨”,给全省的夏粮收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望着田间被雨淹没的麦秆,大伙儿都心疼不已。面对艰难险阻,蒋鹏飞却笑笑,一如既往保持积极乐观:“困难来了就迎难而上,没有啥迈不过去的坎儿。”
一遍遍比较计算,一次次核对物理参数,蒋鹏飞和团队决定利用星云星座的遥感数据,投身于此次“冬小麦保卫战”中。有时工作紧张到连续一周都要观测全省土壤的状况、土壤湿度、pH值、养分,并实时监测小麦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以便更精准地监测小麦的生长情况。每次收集数据,大家都要24小时待在实验室,各司其职处理大量卫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卫星对全省小麦的成熟度、倒伏情况、产量、收获期、土壤墒情、受灾情况等信息进行定期高频的监测,并一次次分析。
终于,在夏粮抢收工作结束的那一天,蒋鹏飞和他的团队集体走出实验室,看着金色的麦粒在阳光下摇曳生辉,每个人都欣慰地笑了。
做国家人,担国家事。蒋鹏飞矢志不渝追逐着自己强国梦,他把青春、乐观、热情挥洒在热爱事业的沃土中,矢志不渝践行强国梦,将“小卫星”事业创出了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