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莫让儿童手表成“娱乐手表”

“碰一碰,加好友。”是儿童智能手表一个“卖点”,如果你没有手表,那可能就加不了“好友”,儿童手表还成了一个社交工具以及社交门槛。除了一些儿童手表带有自研的社交软件外,记者还注意到,市面上还有一些儿童手表使用第三方社交工具,例如QQ、微信等,社交娱乐化明显。(中国新闻网5月31日)

我们都知道,家长为孩子购买儿童手表的初衷,无非就是满足定位、看时间和简单通话而已。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如今的儿童手表已集社交、娱乐、购物、拍照等多功能为一体,乘坐公交、运动PK、3D楼层定位、碰一碰加好友、在线支付、语音助手、字典题库等服务一应俱全,还有的加入音乐播放、AI绘画等功能,儿童手表俨然变成了一部智能手机。而儿童手表功能的如此扩大与升级,不仅容易导致孩子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影响学习和成长,而且容易暴露孩子的个人隐私,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这显然突破了“电话”与“手表”的最初设计,也偏离了家长“定位”与“联系”孩子的初衷。因此,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合作,对儿童手表一类的儿童智能产品给予治理和矫正,以防止儿童手表成“娱乐手表”。

有关职能部门及相应的监管机构要分析儿童智能产品的发展趋势,及时出台相应的产品生产标准,从法律层面对儿童手表等儿童智能产品的功能开发、内置软件类别以及扣费标准与方式等予以界定和明确。同时要加强儿童智能产品市场的检查,对擅自植入“儿童不宜”类软件的产品追根溯源,依法对生产商和经销商予以处理。

生产厂家要认识到儿童沉迷网络所带来的危害,强化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从而严格按国家相关标准研发生产“适应时代”“适合儿童”的产品,不要把“儿童不宜”的功能或软件植入其中,更不能故意将电话手表功能升级,把它打造成儿童版的“智能手机”,从而真正避免儿童手表一类的儿童智能产品“成人化”的现象发生。

孩子的家长要根据需要为孩子选购功能适宜的儿童手表,并约束和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表中的其他功能,防止孩子沉迷网络、隐私泄露、上当受骗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多与孩子交流,根据孩子的业余爱好抽出时间陪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为他们接触社会、“线下交往”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他们正确的社交能力。 袁文良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2025-04-13,10788| 2025-04-12,10784| 2025-04-11,10776|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2025-03-15,1059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