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PDF版阅读

疑义相与析

? 高玉成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篇好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即便同一个人,换个角度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宋玉在《风赋》中说,某日,他陪同楚王在庭院散步,忽然一阵清风吹来,楚王感叹道:“好清爽的风啊,我与庶民共享!”宋玉说:“这是大王之风,怎么能与庶民共享呢?”楚王说:“风又不分高低贵贱,怎么不能共享?”宋玉说:“大王之风,生于天地,舞于松柏,飘入深宫,在桂树间游荡,在花丛中徘徊,清爽宜人,明目去病,这是大王之雄风啊。而庶民之风,起于穷巷,穿过孔隙,裹着沙尘,带着臭气,吹进寒门破窑,迷人眼目,潮湿致病,这是庶民之雌风啊!”

宋玉是个大才子,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连楚王都不知道风有高低贵贱之分,他却能论证出“大王之雄风”和“庶民之雌风”,言之凿凿,有理有据,把楚王乐得喜笑颜开,连连称善。

苏轼也是个大才子,有一次和几位朋友驾着小舟,在赤壁古战场上游玩,也对风有过一番议论。他说:“世事如过眼烟云,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给我们共享的。”可见,苏轼才不过宋玉,竟没有发现风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宋玉在场,非但是风,月亮也势必分出个雌雄贵贱来的。

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从屈原那里学到了辞赋,却没有学到精神和操守。屈原投汨罗江早了点,没来得及看见宋玉的《风赋》,否则不知会对他这个学生做何感想。

但问题也许没有那么简单。宋玉再喜欢拍马,也未必不知道拍马并不体面,未必甘心将自己拍马的经过写成文章,给后人指点。换言之,“大王之雄风”和“庶民之雌风”,也可能是他对楚王的讽谏呢?大王深居宫中,养尊处优,刮的是香风;庶民筚路蓝缕,悲守穷庐,刮的是臭风。同一片天,同一阵风,宋玉写出了大王的骄奢淫逸和庶民的悲苦凄凉,写出了社会矛盾和人间不平。从这个角度讲,《风赋》何尝不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之作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场、观点不同,结论是大不一样的;文章如此,其他人和事也莫不如此。但这也不等于说凡事就失去客观标准,陷入不可知论了,而是启发我们要以更加审慎的态度认识世界,避免失之偏颇。比如《风赋》,到底是拍马还是忧国忧民,不能只看文章本身,还要结合作者的思想、经历,写作风格、习惯,以及其他文章,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2025-04-16,10808|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2025-04-13,10788| 2025-04-12,10784| 2025-04-11,10776|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